豬肉等食品價格“漲”聲一片 是否會帶動后期CPI的走高?

發布時間:2021-01-14 11:14:44  |  來源:中國商報  

國家統計局1月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2%,2020年全年CPI比2019年上漲2.5%。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解讀稱,2020年12月,各地區各部門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居民消費需求持續增長,同時受特殊天氣及成本上升影響,CPI由降轉升。

CPI環比同比雙雙轉漲

從環比看,2020年12月,CPI環比由上月下降0.6%轉為上漲0.7%。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2.4%轉為上漲2.8%,影響CPI上漲約0.62個百分點。

食品中,鮮菜、鮮果價格分別上漲8.5%和3.5%;豬肉價格由11月下降6.5%轉為上漲6.5%,羊肉價格由11月持平轉為上漲2.6%,雞蛋價格由11月下降1.6%轉為上漲2.9%。非食品價格由11月下降0.1%轉為上漲0.1%,影響CPI上漲約0.11個百分點。非食品中,受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影響,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氣價格分別上漲5.2%、5.8%和3%,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1個百分點。

從同比看,2020年12月,CPI同比由上月下降0.5%轉為上漲0.2%。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2%轉為上漲1.2%,影響CPI上漲約0.26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0.1%轉為持平。

“2020年12月CPI顯著回升,主要是由食品價格上升、原油相關非食品價格上升帶動。隨著元旦春節的來臨,需求季節性增加,同時飼料成本上升,肉價上漲,疊加低溫天氣影響,鮮菜、鮮果的生產放緩、儲運成本增加,價格也在上漲。”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非食品價格由上個月-0.1%轉為持平,主要是原油價格上漲帶動車用燃油等相關消費產品價格上升。

“總體來看,受寒潮、疫情等擾動因素影響,食品供給端有所收縮,但元旦春節等節日影響下食品需求較為旺盛,豬肉、蔬菜等食品價格普漲共同推動CPI同比由跌轉漲,但高基數效應不容忽視,不利于今年一季度CPI的提高。”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

去年CPI走勢符合預期

從2020年全年來看,全年CPI比2019年上漲2.5%,漲幅較2019年縮小0.4個百分點。

“2020年CPI同比走勢符合預期,總體先高后低。”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原因在于去年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受疫情影響CPI維持較高水平,下半年由于高基數效應CPI走低。”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發,“食品漲、非食品降”結構性特征突出,一季度CPI持續高位。其中2月豬肉價格同比高達135.2%,CPI同比1月高位同比增長5.2%。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有關部門全面落實重點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各地“菜籃子”“米袋子”強基固本,加大力度恢復生產和供應,應急保障、儲備調節、進口調節等措施持續顯效。二季度以來,CPI呈現平穩回落態勢,盡管三、四季度受到季節性、極端天氣、散發疫情等影響,個別商品價格出現短期波動,但總體上延續穩定回落態勢。

“疫情沖擊下,受居民收入下降和疫后居民消費需求恢復偏慢影響,2020年非食品對CPI的拉動作用逐漸由1月的1.29%降至12月的-0.04%,非食品對CPI的貢獻度持續下降,預計隨著居民消費需求尤其是服務需求的恢復,未來非食品價格對CPI的拉動作用將有所回升。”伍超明說。

“2020年11月CPI出現負增長,曾引發市場對經濟陷入通縮的擔憂。12月CPI恢復到正增長,表明當前并不存在明顯的通縮風險。”劉學智表示,受食品價格波動的影響,即便未來幾個月出現階段性CPI負增長,也不能證明通縮的出現??紤]到經濟增速逐漸加快,就業狀況持續改善,核心CPI有望保持增長狀態。

今年物價有望總體穩定

近期,豬肉等食品價格“漲”聲一片,是否會帶動后期CPI的走高?

“總的來看,隨著國內生豬產能的恢復,豬肉價格大幅上漲的條件和基礎已不具備,價格保持穩定是有支撐和條件的。”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從未來發展看,居民消費價格穩定運行有不少有利條件,隨著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居民消費價格漲幅也會回歸到合理的水平。

受訪人士也普遍認為,2021年物價水平將保持總體穩定。年初受高基數、較大負翹尾及春節等因素影響,CPI同比漲幅可能在低位徘徊。

歷史經驗表明,每年1月食品環比漲幅將季節性提高。據農業農村部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月11日14時,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46.81元/公斤,比1月8日上升1.2%;牛肉78.46元/公斤,比1月8日上升1.9%;羊肉75.42元/公斤,比1月8日上升0.9%;雞蛋8.72元/公斤,比1月8日上升1.3%。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平均價格為5.73元/公斤,比1月8日上升2.7%。

“其中豬肉高基數下拉作用不容忽視。受冬季需求增加、短期供給擾動和養殖成本上升影響,近期豬肉價格回升較快,但2020年一季度豬肉平均批發價格高達48元/公斤,處于歷史絕對高位。高基數效應下,豬肉價格短期上漲對CPI的拉動作用不會太強。”伍超明表示,此外,油價拖累作用將繼續減弱,但局部疫情下國內服務業重啟放緩,非食品上漲幅度不宜高估。

婁飛鵬也認為,食品價格上漲對CPI上漲有推動作用,考慮到去年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的高基數效應,CPI同比漲幅預計難以大漲。

“受翹尾因素及整體需求偏弱影響,今年一季度CPI同比漲幅可能為負值,二季度之后有望逐漸回升。”劉學智表示,據測算,今年全年CPI翹尾因素平均為-0.1%,低點在一季度,前三個月分別為-1.2%、-2%、-0.8%。當前豬肉供應已大幅增加,且核心CPI處于較低位置,預計一季度CPI可能出現負增長。二季度后,隨著需求逐漸恢復,CPI同比漲幅有望逐漸回正,全年CPI漲幅或在1.5%左右。

關鍵詞: CPI 食品價格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