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受阻倒逼企業轉型升級 國產海鮮漸成年貨清單主角

發布時間:2021-01-12 10:52:48  |  來源:國際商報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置辦年貨自然成為居民節日消費的重頭戲。在“年年有余”的寓意下,家家戶戶的餐桌上自然少不了海鮮。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曾經備受青睞的進口海鮮不再是年貨清單上的主角,而國產的貝類、蝦類、帶魚、平魚等產品將在年貨季迎來漲價潮。

“在進口海鮮產品需求下降的情況下,國產海鮮需求量上升,但是受整體大環境影響,目前價格上漲不明顯。”漁肴鮮(北京)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洋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

近幾年,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金槍魚、三文魚、銀鱈魚、牡丹蝦、波士頓龍蝦、帝王蟹等進口中高檔海鮮逐步成為年夜飯餐桌上的常客。在海鮮年貨清單不斷壯大的同時,我國的海鮮食用版圖也逐步擴張。

“我國南北方在食用海鮮方面有較大差異,南方居民的日常飲食中水產品占比較高,北方居民的日常飲食中牛羊肉擁有一定的比重,但是近兩年水產品的占比逐步上漲,尤其是西北市場。”吳洋說。

據介紹,海鮮年貨多以禮盒裝為主,一般從12月份開始進入海鮮產品年貨季。其中元旦前后為第一波銷售高峰,以公司福利形式居多;第二波年貨季則從農歷春節前兩周開始進入銷售高峰,并且會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

上海水產集團副總裁陳華麗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水產品年貨市場往年都是以原條魚或原料為主。隨著生活節奏加快,消費者更加喜歡便捷的烹飪方式,所以水產品深加工、精加工、半成品、調味品等產品形式成為水產品年貨的發展趨勢之一。

“北方居民偏好規格大的年貨,例如蝦類,平時購買40~50個頭(公斤)的,但是年節就要買10~20個頭(公斤)的產品。”吳洋說道。在以往的年貨市場,國產的蝦類、蝦仁、黃魚、平魚、帶魚,進口的鱈魚、黑虎蝦仁、北極甜蝦、巴沙魚等都是頗受消費者歡迎的年貨品類。

今年,進口水產品在年貨市場遇冷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現實。“考慮到進口水產品仍受疫情影響,水產集團今年年貨產品方面重點以國產海鮮為主,主要有東海竹節蝦、鰻魚干、黃魚鲞、蟹粉、凍鮑魚、國產青蝦仁、東海紅蝦仁,包括鰻魚丸在內的魚丸系列以及傳統的鯧黃帶等。”陳華麗說。

一邊是線上線下渠道的嚴密防疫管控,一邊是消費者對進口水產品的忌憚心理,這使得水產品進口舉步維艱。“從貿易端就可以明顯地感到水產品進口的遇冷。雖然原料價格下降,但是進口綜合成本(包含運輸、倉儲、通關、消殺等)上漲明顯,水產品國際訂單量下降明顯。”吳洋介紹道。

銷售受阻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加強進口水產品新品、渠道的研發成為企業的必由之路。漁肴鮮將原有的進口水產品加工成即食類產品,在渠道上從傳統商超向餐飲渠道拓展。

以日本料理鹽烤青花魚為例,公司原有的生制產品只是經過簡單地去刺去鰭等初級加工,現有的產品則是經過烤制、調味的即食成品,日式料理店只需復熱后就可以提供給顧客。

“公司在兩年前就著手進行半成品研發,但是當時市場認知度不夠,尚未成熟,疫情將這一進程提前了至少兩年的時間。”吳洋表示。

談及春節前后水產品的價格,吳洋介紹道,每年春節前,隨著活蝦下市、需求上漲,凍蝦價格都會整體上漲。此外,國產鯧魚、帶魚的產季在9~11月,通常10~11月已經完成收購,到年貨季也會迎來價格上漲,而黃魚由于屬于養殖類水產,價格一般不會有較大上漲。

關鍵詞: 國產海鮮 水產品國際訂單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