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A股的“開門紅”和“五連陽”,2021年美股走出“開門黑”。
相比起A股的開門紅和五連陽,2021年美股走出“開門黑”。新年第一個交易日標普500指數(shù)收跌近1.5%,道指收跌1.25%,均創(chuàng)去年10月28日以來最大收盤跌幅。1月6日,美股期貨大幅走低。
即使是在A股沖破3500點的背景下,本周北上資金反而在小幅流出(周一、周二累計凈流出近50億元,周三小幅凈流入2.36億元),全球資本的流入略顯“遲疑”。北向資金的這種變化意味著什么?上半年市場行情可能會如何演繹?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投資經理和策略師表示,美股面臨估值偏高、疫情惡化、1月基金調倉的風險,同時市場擔憂民主黨或贏下參議院并推動加稅議程,這將打擊美股盈利預期。在全球避險情緒攀升的背景下,北向資金的步伐有所“遲疑”也并不奇怪。市場認為,2021年A股處于盈利復蘇、流動性環(huán)境適度寬松的有利環(huán)境,北向資金的流入量將超出2020年,但鑒于目前點位創(chuàng)下新高,同時市場仍擔憂疫情反復、疫苗普及不及預期、流動性收縮等情況,因此近階段資金或出現(xiàn)觀望態(tài)勢。
高價美股的風險
當前,美股超過28倍的市盈率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因此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擾動市場。
首先,當?shù)貢r間1月5日開始的喬治亞州參議院選舉是近期最大的風險之一。目前眾議院依然歸屬于民主黨,但參議院仍面臨兩黨激烈的角逐,最終結果預計在本周確定,問題的關鍵在于搖擺州佐治亞。
當前,華爾街的共同預期是“分裂的國會”,即未來參、眾兩院將分別由共和黨和民主黨主導。二戰(zhàn)后,股市在大選之后表現(xiàn)最好的就是民主黨總統(tǒng)和兩黨分治國會的選舉結果。在這種情形下,標普500指數(shù)的年均回報是14%。而在民主黨掌握總統(tǒng)位置和參眾兩院的情形下,標普500的年均回報是10%。例如,在“分裂的國會”的背景下,未來民主黨支持的加稅決策可能就不會如此簡單地通過,這也有望利好股市。但就目前情況來看,民主黨仍有可能拿下參議院。
“此前市場的擔憂在于,在民主黨控制國會的背景下,民主黨人會部分逆轉特朗普的減稅計劃,企業(yè)和個人稅率飆升的風險較大,民主黨人還可能啟動對科技行業(yè)的嚴格監(jiān)管審查,這也或打擊企業(yè)的盈利預期。” 渣打中國財富管理首席投資策略師王昕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同時,通脹預期的攀升也暫時對股市造成沖擊。近期,10年期美國盈虧平衡通脹率自2018年以來首次升破2%,這意味著市場可能低估了10年期美債收益率,未來利率上升速度超出市場預期可能會沖擊市場。摩根土丹利美股首席策略師威爾遜(Michael Wilson)表示,目前市場普遍預期,無論是通脹率還是資產價格都會有序上漲,但年初過去幾天比特幣回報率高達14%,一度突破3.5萬美元的歷史新高,表明無論是資產價格還是通脹率都不那么有序,更不用說當前疫情下存在開工不足、供給短缺的問題。據(jù)測算,長期美債利率每上升1個百分點,股市市盈率將下降約20%,雖然美債收益率暴漲是小概率事件,但現(xiàn)在看來不能排除這一可能性。
盡管美股暫時下挫,但機構整體仍看好2021年的權益市場,只是漲勢不會如2020年那般迅猛。王昕杰表示,美股去年最高估值接近30倍,漲幅更大的科技等成長標的估值更為夸張,2021年企業(yè)盈利的回升可能會消化估值,但即使是回到20、21倍的估值,就歷史均值來看仍然偏高。因此,即使維持看好美股的觀點,但2021年美股的動能可能遠不如2020年,股價更可能是隨著盈利的復蘇慢慢提升,價值股有望縮小和成長股的差距,標普500整體可能逐步攀升至3797的水平。
北向資金暫趨謹慎、中期流入格局不改
進入2021年,國際投資者對于A股的興趣不斷提升,但近期北向資金明顯更趨于謹慎。
之所以謹慎,海外的避險情緒是原因之一,這從近期黃金和比特幣的上漲中就可見一斑。此外,某歐資機構股票投資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21年要把握好節(jié)奏,今年一方面A股盈利會很好,但也存在基數(shù)效應的扭曲,同時流動性收縮、疫情反復等風險仍懸在市場頭上。例如近期飆升的基礎金屬、材料等周期股,其飆升的主因是海外開工不足、供應短缺,但若疫情好轉、供需錯配緩解,那么價格就會趨平甚至下跌,這樣周期股就會下挫。
富達國際中國股票投資經理周文群對記者稱,投資者仍需留意潛在的風險點,同時還應警惕業(yè)績增速回落帶來的估值下滑以及信用事件造成的沖擊。
同時,即使是對于例如電動車、光伏產業(yè)鏈這類高景氣行業(yè),經歷了2020年的暴漲,外資也開始更關注高估值的問題。
周文群表示,新能源、光伏是有長期增長空間的板塊。在環(huán)保的壓力下,可再生能源具有長期投資價值,尤其風光平價以后,不需要依靠補貼,有內生增長的動力。但是任何事情的發(fā)展都是循序漸進的,例如,我國以煤電為主的一次能源結構不可能在短期完全改變,可再生能源的接入還要考慮電網的容量以及穩(wěn)定性等一系列因素。從供給的角度來看, 光伏是典型的周期行業(yè),在需求旺盛的時候企業(yè)往往大幅增加產能,需求轉弱時往往也是產能大幅釋放的時候。從現(xiàn)在的股價隱含的預期來看,是非常高的,要比較謹慎。
不過,各界普遍預計,2021年將是主動資金流入的大年。王昕杰表示,若美元格局下,A股和H股仍亞洲股市中最被看好的資產類別。周文群則表示,由于估值具有吸引力和外資的持續(xù)流入,A股仍有機會在2021年跑贏全球市場平均收益。原因在于,周期回歸,即短期內需求強勁、呈現(xiàn)供小于求的態(tài)勢;可選消費重啟,將迎來投資機會;另外自疫情以來“強者恒強”的趨勢愈加明顯,部分中國龍頭企業(yè)出海,有望成為全球企業(yè),打開市值天花板。
就全年而言,機構普遍認為,即使MSCI暫停擴大納入A股(被動資金減少),全年A股的資金流入量仍將超過2020年。安信證券預計,2021年光是北向資金的流入量就有望達到2000億~2800億元;而國盛證券預計2021年北向資金凈流入規(guī)模將超3000億元,超過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