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期股市板塊切換 需要等待基本面破局

發布時間:2021-01-07 10:32:25  |  來源:新湖期貨  

最近一個月債券資產已經跌出相對價值,回到了近年的平均相對價值水平。隨著近期股市板塊切換,債券資產開始具備一定優勢,需要等待基本面破局。

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成為資本市場最大的黑天鵝,并成為上半年債券市場核心定價因素。進入第四季度之后,在經濟進一步復蘇、資金成本上升和信用風險事件的共同影響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破3.30%。對于2021年來講,當前長債收益率相對疫情之前已經偏高,收益率對基本面持續修復已有充分預期。預計2021年上半年債市對經濟持續修復的利空逐漸鈍化,而更加關注緊信用對經濟的負反饋何時體現。預計緊信用可能二季度中后期開始對經濟形成負反饋,債市將迎來確定性上漲機會。

2021年新冠疫苗將推出和全面推廣。隨著世界疫情的逐步消退、中國超常規政策的常態化、內生新動能的逐步抬頭將成為左右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最核心的力量。中國宏觀經濟運行將在低基數效應和趨勢回歸的基礎上,呈現“總體偏高、逐季回落”的顯著特征。短期經濟恢復慣性預計將維持至2021年一季度左右。但考慮后續缺乏新項目,后續政策托底的延續性可能不強。同時,去年疫情沖擊導致經濟波動振幅較大,后續經濟沖高回落過程中,斜率也可能也比較陡峭。由于2020年二季度以來經濟復蘇的步伐好于預期,那么為應對疫情出臺的臨時性、階段性的特別舉措可能將在2021年適度退出,同時貨幣政策可能回到中性“相機抉擇”的狀態。因此未來政策導向上,大概率是維持“穩貨幣+緊信用”格局。2020年年末“緊信用”已經提上日程,預計“緊信用”可能在2021年二季度中后期開始對經濟形成負反饋,債市將迎來機會。

積極財政政策逐漸退出,利率債供給壓力緩解。2020為對沖突如其來的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財政政策大幅發力,赤字率由2.8%大幅提升至3.6%,特別國債額度高達1萬億元,此外新增專項債額度大幅提升1.6萬億元至3.76萬億元,導致政府債券發行量明顯高于往年。此外,政策性銀行作為廣義財政的一部分,2020年需更大程度上發揮逆周期調節的作用發債額度也有明顯的提升,導致利率債整體凈增量創歷史新高。對于2021年來說,考慮到中國經濟已經于2020年年底基本回到潛在增速附近,我們預計利率債供給壓力將明顯緩解。國債方面,國債凈增量與赤字規模掛鉤,隨著疫情后經濟穩步復蘇,我們預計2021年赤字率可能重新回落至3%附近的正常水平。地方債方面,預計2021年專項債額度將有所回落,假設新增專項債額度在3萬億元左右。由于經濟基本回到潛在增速附近,逆周期調節政策逐漸退出,預計2021年政金債發行規模同樣較2020年有所回落。

2021年利率債供給預計近16.42萬億元,比2020年的18.15萬億元少近2萬億元。整體看,2021年利率債供給壓力有所緩解,對債券市場來講,算是利好。通常來講,債市的供給壓力向來不決定債市的整體趨勢,因為一般在供給壓力大增的同時貨幣政策都會出手相助,比如央行通過MLF、降準等方式配合發行,但仍可能導致債市階段性承壓。

2021年利率債需求端動力不減。受地方債發行新規引導,長久期利率債供給大概率回落,供需關系相比短久期利率債更為友好。銀行、保險等配置盤方面,2021年廣義流動性大概率收緊,信貸潛在增速回落,疊加負債壓力較2020年緩解,將推動銀行等配置盤增加債券配置額度。此外,納入指數、高利差、穩匯率,境外資金配置和交易支撐仍在。隨著對外開放的提速和加碼,境外機構已成為利率債市場重要參與者。我們認為2021年境外機構資金的凈流入有望延續。

債市相對股市優勢明顯。從股債兩類資產的相對視角,我們用“滬深兩市市盈率倒數”與“企債AA到期收益率”差來計算股債相對優勢指標可以看到,2020年4月初因海外疫情暴發引起的A股下跌,一度讓債股相對優勢指標回到了2018年年底的水平。隨著5月到8月的債券下跌,股市反彈,這一指標又回到0軸附近,與2018年年中水平相當,仍低于2015年以及2017年股市高點時的水平。最近一個月相對價值小幅上行,債券資產已經跌出相對價值,回到了近年的平均水平,偏離已經大部分修復。隨著近期股市板塊切換,債券資產開始具備了一定優勢,需要等待基本面破局。

整體看,當前長債收益率相對疫情之前已經偏高,收益率對基本面持續修復已有充分預期。預計2021年上半年債市對經濟持續修復的利空逐漸鈍化,需要更加關注緊信用對經濟的負反饋何時體現。我們預估全年十年期國債收益區間2.9%—3.4%,T主連波動區間96—100元。五年國債收益率區間2.7%—3.15%,TF主連波動區間99—101元。

關鍵詞: 股市板塊 債券資產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