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逐利天性逐漸顯現 監管部門“九不得”為社區團購畫紅線

發布時間:2020-12-24 11:27:57  |  來源:廣東日報  

22日下午,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組織召開規范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強調互聯網平臺企業要嚴格規范社區團購經營行為,嚴格遵守“九不得”,包括不得通過低價傾銷等方式濫用自主定價權、不得利用數據優勢“殺熟”等。

社區團購這一新業態,其本身的價值是有目共睹的。特別是在疫情暴發初期,社區團購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廣大群眾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從產業鏈來說,社區團購也能夠更好對接供需關系,進一步縮短供應鏈,給消費者帶來更多實惠。

隨著賽道上的選手越來越多,資本逐利的天性逐漸顯現。互聯網企業在社區團購上紛紛打出“燒錢牌”,流量大戰引發的亂象引起市場詬病。如今,有關部門及時組織行政指導會,明確社區團購要嚴格遵守“九不得”。這意味著低價傾銷、擠壓就業、價格欺詐、排擠競爭對手、殺熟等行為將迎來管制之手。

然而一時間,唱衰社區團購的“涼涼之聲”四起。事實上,有關部門還是充分肯定了以社區團購為代表的互聯網平臺經濟的積極意義和重要作用。“九不得”更多的也是包容、審慎的監管,反對以不正當的方式從事損害市場秩序、競爭環境和消費者權益的活動。其本質上還是規范市場,引導互聯網巨頭在這一賽道有序競爭。

對互聯網企業而言,社區團購要規范發展,必須警惕“燒錢換壟斷”的競爭方式。買菜確實是日常生活中的剛性需求與高頻消費,通過價格補貼能更快地培養起用戶習慣,建立消費黏性;但社區團購不只是流量生意,生鮮菜品之難在于“鮮”,考驗的是全鏈條整合能力,對物流網絡、供應鏈效率的要求極高。要想做好長期生意必須建立供應鏈優勢,優化配送路徑,提高供應鏈管理能力,而非一味地補貼搶用戶。

對監管而言,包容審慎方能引導社區團購規范發展。我們既不能強行“一刀切”,更不能放任不管。在反壟斷、反假冒偽劣、反信息泄露等原則問題上要堅守住底線,監管部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評價指標體系,依法監管,依法反壟斷,依法認定不正當競爭行為,嚴厲處罰有損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同時,也要加快推動社區團購標準的建立,探索出準入門檻、管理辦法、規則制度等,給資本套上籠頭,為互聯網企業定好規矩。

只有這樣,社區團購才能良性發展,也更有利于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確保民生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 (劉琛)

關鍵詞: 資本逐利 社區團購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