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中國快遞業再次突破歷史紀錄

發布時間:2020-12-22 10:47:40  |  來源:北京商報  

12月21日,中國快遞業再次突破歷史紀錄。據國家郵政局中國快遞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一件從湖北黃岡寄往湖南長沙的快遞包裹成為2020年第800億件快件。從數據來看,自9月10日我國今年快遞業務量達到500億件開始,每月均登上一個百億級臺階。國家郵政局表示,再創新紀錄,證明著快遞市場繁榮活躍、發展質效不斷提升,同時折射出中國經濟復蘇的良好勢頭和強大的消費能力。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我國郵政快遞業呈現出“低開高走”的走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快遞業務量在1月低位運行后于2月轉為正增長。進入二季度,快遞業務增速明顯加快,重回30%以上。繼5月全國快遞業務量創2018年新高后,9月中上旬至今,我國快遞業務量從500億件逐月實現“百億級”增長。

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郵政快遞業能夠克服疫情影響,迎難而上重回高位增長區間,得益于行業的率先復工復產,我國消費市場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和400萬快遞小哥的辛苦付出。“作為線上消費最主要的交付渠道,電子商務的發展成為快遞業務量增長的主要來源;同時,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市場增量較快,在消費者享受到經濟網購服務的同時,也令快遞市場獲得了新的規模擴張。”

截至目前,我國快遞業務總量和快遞業務增速連續五年居世界第一。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郵政行業的業務收入規模從2015年的4039億元增長到如今的1.1萬億元,五年凈增7000億元,每年的增長速度達到了22%??爝f年業務量從2015年的207億件增長到今年的700億件以上,年均增速超過30%。

值得一提的是,“十三五”期間,郵政快遞業已構建起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網絡體系,建制村全部實現直接通郵,快遞網點基本實現鄉鎮全覆蓋,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不斷增強,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作用日益凸顯。

具體而言,在疫情環境下,覆蓋全國的快遞網絡正不斷延伸著廣度與深度。橫向來看,“快遞下鄉進村”被提升至戰略高度,成為暢通城鄉經濟循環的重大工程。物流基建走向阡陌交通,一方面能拉動城鄉供給對接,為鄉村增添收入來源,另一方面則是挖掘農村地區的消費潛力。

數據顯示,通過快遞下鄉、建制村通郵、快遞進村等工程建設,100%的鄉鎮已建有郵政局所、100%的建制村實現了直接通郵、98%的鄉鎮有了快遞網點,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比“十三五”之初提升了28個百分點?;ㄔO施的完善拉動著消費需求。截至11月底,快遞服務支撐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超過1.7萬億元。

而從縱向來看,為了深化企業在規模和效率上的競爭力,快遞企業在今年大量落地、升級倉儲、轉運中心、末端配送等各環節智能設備:交叉帶自動分揀線正以秒為計高速運行,上千條滑軌能將包裹按三段碼精準劃分派送區域,供件機械手正以每小時1600件的分揀效率抓取各類型包裹……基于5G等技術的設備研發,正為物流企業在倉儲分揀、末端配送等環節提供更具效率、成本更低的智能化解決途徑。因此,能承受全國每月約100億件的規模增幅,分布在物流各環節的智能設備功不可沒。

與此同時,在疫情考驗下,快遞企業將觸手深入產業,為客戶提供定制的物流解決方案來提升企業的競爭壁壘。例如中通與長春一汽富晟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前者將服務鏈延伸至倉儲、包裝、配送運輸等環節;中國鐵塔與順豐戰略合作推動能源服務、產業鏈物流;德邦與國鐵物資有限公司合作國鐵商城、物流運輸等等。

快遞專家趙小敏對媒體表示,預計在未來三五年,民營快遞將在兩頭擠壓之下進行行業洗牌,有能力的民營企業會IPO,依靠資金量補服務短板,而更多的民營快遞將被迫重組。單個民營企業會遭遇重大挫折,但從整個行業來看,隨著行業集中度提高,未來服務質量、網店覆蓋率、服務價格各方面都將更有優勢。

作為承載消費循環的“羽翼”,物流業的發展在2020年備受矚目,打造產業協同、智慧高效、安全綠色的寄遞物流供應鏈體系成為必行之舉。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陳燕燕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就曾指出,物流是經濟的“晴雨表”,更是經濟發展的“助動器”??梢灶A見,圍繞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以國家物流樞紐為中心的國內大循環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為“十四五”發展重點,新物流大通道將加速成型。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物流行業將迎來新的變革機遇。

關鍵詞: 中國快遞業 政策紅利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