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引起監管部門警惕 多平臺停止新用戶購買相關產品

發布時間:2020-12-21 10:44:54  |  來源:北京日報  

繼螞蟻平臺下線互聯網存款產品后,多家互聯網平臺近日都對其互聯網存款產品進行了下線處理,停止新增上線互聯網存款產品、停止新用戶購買相關產品,并已對存量客戶和業務進行調整。

陸金所昨天表示,為響應互聯網存款行業相關監管精神,陸金所平臺已停止上架新的互聯網存款產品,已購買產品不受影響。陸金所將持續密切關注監管動態,并嚴格落實監管相關規范和要求。

記者昨天另從京東數科獲悉,當前,根據監管部門對于互聯網存款業務的關注,京東金融APP已停止新增上線互聯網存款產品、停止新用戶購買相關產品,并已對存量客戶和業務進行穩妥有序調整:相關產品將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已購買相關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未來,京東金融將密切關注相關監管政策和指導意見,認真落實。

此外,度小滿表示會嚴格遵守相關政策規定及監管要求,擁抱監管,堅持合規經營。對于互聯網存款業務,目前度小滿已下架平臺上的存款產品,產品下架后將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未來,度小滿會根據監管政策的要求,不斷完善相關業務。此外,騰訊理財通平臺也已下線了銀行存款產品。

近兩年來,多家銀行在互聯網金融平臺推出了存款產品,加大攬存力度,拓寬獲客渠道。此類產品收益高、門檻低,已成為部分中小銀行吸收存款、緩解流動性壓力的主要手段。隨著互聯網存款業務的快速發展,其風險隱患問題已引起監管警惕。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近日公開表示,第三方互聯網平臺存款的流動性特點有別于傳統儲蓄存款,給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帶來新課題,互聯網金融平臺開展此類金融業務,屬“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也應納入金融監管范圍。

互聯網平臺存款存在一些需要關注的問題。他舉例說,部分銀行通過分段付息等方式變相抬高存款利率,擾亂存款利率市場機制;高風險銀行通過互聯網平臺吸收存款,飲鴆止渴,流動性隱患突出;中小銀行高息吸收存款必然追求高收益資產,匹配高風險項目,導致資產端風險增加等。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監管部門密集出手規范存款市場,在整頓互聯網平臺存款業務的同時,監管部門還加強結構性存款監管,并叫停大型銀行“靠檔計息”。對此,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這些監管動作的共同的特點是以利率管理為核心,也強調存款業務的持牌經營。他建議要繼續深化存款利率市場化,進一步拓寬中小銀行負債來源,保持中小銀行流動性合理充裕。

關鍵詞: 監管部門 新用戶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