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部分信托公司仍然迅猛發展,下半年面臨極重的壓降任務。
融資類信托業務具有影子銀行特征,成為近兩年監管壓縮的對象。根據監管部門指定的年初規劃,今年信托業需要壓降1萬多億元的融資類信托業務。
不過,記者根據近期信托業協會發布的《2020年3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業務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融資類信托余額為5.95億元,較年初的5.83億元不降反增。其中,在今年6月末,信托業融資類信托規模達到頂峰,余額為6.45萬億元。
多位信托從業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監管的要求是逐年壓縮的。為應對強監管,不少公司把今年即將到期的融資類信托業務提前進行兌付,緊接著用新項目頂上去,變相拉長產品期限,增加額度。另外,地方監管尺度不一,在一些監管較松的地方,部分信托公司違規擴大開展融資性信托業務。行業將融資類信托的額度用到了頂格。
“總之,信托公司的策略是先把融資類信托業務規模增加上去。那么未來對于還在存續期的業務,是不好壓降的。監管也難短時間大幅壓降。”一位信托公司高管稱。
“有的信托公司不夠規矩,從投機主義發展而來形成了行業濃厚的江湖草莽氣息,進而發展為漠視規則和紀律,各種跨越監管紅線、陽奉陰違的現象頻繁發生。比如壓降信托融資類業務是去年底監管部門就提出的要求,但今年上半年部分信托公司仍然迅猛發展,結果下半年面臨極重的壓降任務。”銀保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黃洪在12月8日進行的“2020年中國信托業年會”上表示。
融資類信托規模不降反增
近期信托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信托業受托管理的信托資產余額為20.86萬億元,較年初減少7432.79億元,同比下降5.16%,降幅較二季度末收窄0.4個百分點。不過,融資類信托余額為5.95萬億元,占比28.52%,較上年末提高1.53個百分點。
另外一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融資類信托為6.45萬億元,環比增長4.33%;二季度末占比為30.29%,環比一季度末28.97%上升1.32個百分點。
其實,近年來,信托行業的風險事件頻發,監管層出于風險處置和金融業穩定的考量,今年年初監管對各大信托公司進行窗口指導,并要求融資類信托產品的資產規模較2019年底減少1萬多億元,讓資金更精準流入實體。
今年7月下旬,銀保監會點名批評一些信托公司,原因是其融資類信托發展過于迅速,并暫停其融資類信托業務。當時,有信托公司相關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確實收到了窗口指導,監管要求壓縮融資類信托的規模。
今年11月底,記者從業內獲悉,多家信托公司中被監管再次要求立即暫停融資類業務,恢復時間不確定。“監管對待融資類信托業務的態度還是之前的指導口徑,未完成壓降不得新增。目前,部分信托公司遲遲沒有把融資類信托業務的額度壓降下來,這塊新增業務自然會被叫停,這是為了確保年底前壓降到位。預計明年融資類信托業務會進一步壓降。”一家頭部信托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
不過,從第三方數據來看,壓降任務在今年第四季度壓縮并不順利。數據顯示,11月共計成立集合信托產品1751款,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28.65%,成立規模1685.36億元,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長27.23%。其中,今年11月房地產類信托募集規模大幅攀升,募集資金561.53億元,環比增加102.35%。
一位中部地區信托公司人士稱,今年監管要求各家信托公司對融資類信托業務壓縮20%左右,即在原來年初的5.83億元的基礎上壓縮1萬多億元,恐怕今年這個目標難以實現。
融資類信托業務為何難壓縮?
伴隨國內經濟減速換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入深水區,在金融監管要求金融機構回歸本源的背景下,信托牌照優勢逐步減弱,各類金融機構不斷與信托爭奪資管市場份額,信托行業也正回歸本源,已經來到轉型分化的十字路口。
黃洪在上述信托年會上表示,信托公司普遍明白委托人信任的重要性,但有的卻將委托人對自己的信任建立在明示或暗示的剛性兌付,而非自己的忠實品格和專業水準上,違背了信托業“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制度定位,將信托業務從直接融資做成了間接融資,從“代人理財”做成了“自己理財”,從表外業務做成了表內業務。再比如,資金信托業務作為目前信托公司的主流業務,主要從融資端發起,信托公司在開展該類業務時主要圍繞融資人的需求創設信托產品,對融資人利益的關注多于對委托人和受益人利益的關注,這實際上違背了以受益人為核心的信托規律,展業邏輯存在錯位。
”信托公司在當前資金信托業務模式下獲取的主要是利差收入,違背了信托公司以管理費為主要收入來源的準則,盈利邏輯也存在錯位。”黃洪稱。
一家信托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壓縮融資類信托業務是信托公司轉型的必然。不過,之前監管曾經要求過壓縮融資類信托業務,有些聽話的信托公司按照規范減少了很多房地產類信托業務,而有一些“壞孩子”卻做大規模,結果“聽話的”沒得到表揚,而不聽監管要求的信托公司卻盈利很多,現在一些信托公司依然抱有僥幸心理。
另外一位業內人士稱,”我們也想轉型,但是卻沒有轉型的推動力。簡單的影子銀行業務和通道類業務是不需要信托公司花費太大的精力的,而做大標品市場需要信托公司重新梳理業務模式、企業文化等多重架構,是十分痛苦的事情。另外,目前很多標品業務是不怎么賺錢的”。
“有些地方監管較為嚴格,對融資類信托業務管控很嚴格,而有些地方監管則不同。預計明年監管對融資類信托的壓縮是建立在今年規模的基礎上的,今年只有把能做的額度做完、做大,明年的壓縮額度才能縮小在一定范圍。”一位信托業內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