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次調整僅過去五天。
12月15日晚間,鄭州商品交易所(下稱鄭商所)調整動力煤期貨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和漲跌停板幅度。
公告稱經研究決定,自2020年12月18日結算時起,動力煤期貨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調整為8%,漲跌停板幅度調整為6%,其中動力煤期貨2101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調整為20%。
這已是鄭商所近期第二次調整動力煤期貨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和漲跌停板幅度。
12月10日鄭商所發布通知,決定自2020年12月14日結算時起動力煤期貨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調整為6%,漲跌停板幅度調整為5%。按規則規定執行的交易保證金標準和漲跌停板幅度高于上述標準的,仍按原規定執行。
錦盈資本商品策略部經理毛雋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保證金標準和漲跌停板調整對于穩定市場方面可以起到積極作用。
11月以來,動力煤期貨主力合約突破600元/噸關口后,開啟新一輪上漲行情。
12月11日,動力煤主力合約再次觸及漲停,漲幅4%,報777.2元/噸,刷新上市新高,周漲幅超過10%。
因此針對近期動力煤期貨價格持續上漲,鄭商所多次發文,除了對保證金和交易手續費等做出相應調整,還發布風險提示函醒投資者謹慎運作,理性投資,以及調整合約的交易手續費標準為10元/手。
短期看,煤炭在期市降溫顯效。動力煤主力合約價格連續三個交易日下跌。12月11日,動力煤主力合約收跌1.06%,報744.6元/噸。12月14日收跌1.93%,12月15日收跌1.26%,報721元/噸。
在毛雋看來,市場供求關系與價格間的相互作用表現出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當價格持續上漲且實際供需關系日趨緊張后,通過調整實施漲跌停板制度,起到了延緩期貨價格波幅的作用。同時交易所在出現過度投機和操縱市場等異常現象時,通過調整漲跌停板幅度,作為控制市場風險、引導市場情緒的一個重要手段,把交易所、會員單位及交易者的損失控制在相對較小的范圍之內。
毛雋分析,目前供求矛盾在于今年因產地限產、進口煤嚴控等方面共同導致的偏緊供應現狀,疊加了國內后疫情時代及十三五末期經濟增速高于預期的現實。當前時值隆冬,天氣原因導致供應增量難擴,同時民用取暖需求陡增,并且三季度以來的低社會庫存限制了政策調控機制發揮的時間與空間,促成矛盾集中爆發。
此外,有關于進口放松的措施,毛雋告訴第一財經,從上月開始國家相關部委就促成海關對終端流向為電廠和其他重點用煤下游的進口煤,采取簡化手續、加快放行的行政令,進口通關的加速有效緩解了部分沿海地區供應缺口問題,但是由于今年年中持續的進口嚴控政策,運往中國的煤炭總量(訂單)較往年出現了顯著降低,且澳煤限制通關的政策也加劇了這一緊張局面。
毛雋預計,2021年的煤價,從生產結構及經濟運行的角度分析,會是維持緊平衡的大格局,重心較2020年將進一步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