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南美大豆產區降雨增多,南美大豆播速加快,美豆天氣炒作告一段落,而且不給力的美豆出口進一步拖累美豆期貨回落。在失去了外盤走強提振下,國內偏弱的需求使得菜油期貨萎靡不振,11月下旬以來,菜油期貨振蕩回落。展望后市,美豆短期內利多消息匱乏,而國內油脂特別是菜油需求不振,菜油期貨有望繼續維持偏弱振蕩。
美盤豆類大漲不易
由于南美大豆產區干旱、美豆出口旺盛,以及美國農業部不斷下調美豆期末庫存數據,CBOT大豆期貨大幅走高,主力合約不斷刷新近6年來高點,提振國內油脂油料期貨。但近期南美大豆產區降雨增多,巴西和阿根廷大豆播種速度加快,大豆長勢明顯好轉,在大豆播種面積增加的情況下,南美大豆生產憂慮緩解,天氣炒作告一段落。與此同時,美豆周度出口明顯下滑,美國農業部較為樂觀地下調期末庫存數據并沒有得到市場認可。天氣炒作失利,美豆出口不暢,美豆期貨炒作基礎塌陷,11月底以來出現明顯回調。
截至目前,巴西大豆播種基本結束,而且近期南美大豆產區降雨明顯增多,大豆長勢將逐漸恢復。咨詢機構Safras&Mercado公司上周五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2021年度巴西大豆產量預計達到1.325億噸,較10月30日的預測值下調了100萬噸,不過調低后的產量仍然是歷史最高紀錄,較上年產量增長5.5%。
在阿根廷,由于近期降雨增多,播種速度明顯加快。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發布的周報稱,截至12月12日的一周,阿根廷2020/2021年度大豆播種進度達到57.1%,較一周前推進8.8個百分點。該交易所當前預計阿根廷大豆播種面積將達到1720萬公頃,較上年提高10萬公頃;大豆單產預計為每公頃2.79噸;大豆產量預計為4650萬噸,低于2019/2020年度的4900萬噸,因為拉尼娜導致早些時候的天氣干燥。
在前期高歌猛進后,因中國部分買家洗船,近期美豆出口步伐明顯放慢。據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報告,截至12月3日當周,美國2020/2021年度大豆銷售凈增56.9萬噸,較一周前增加40%,較前四周均值下滑42%。
油脂供應尚顯充裕
由于壓榨利潤良好,近幾個月以來,不論是大豆壓榨還是菜籽壓榨,都有明顯增加,豆油和菜油庫存相對充裕。與此同時,隨著棕櫚油進口源源不斷到港,港口地區棕櫚油庫存也不斷增加,進一步增大國內油脂供應量。
據監測,截至12月11日,全國各地油廠大豆壓榨總量為195.08萬噸,較前一周的178.97萬噸增加16.11萬噸,增幅為9%。據預計,隨后兩周將分別繼續增加至197萬噸、206萬噸。大豆壓榨量增加,豆油產出相應增加,豆油庫存維持較高水平。另外,沿海地區棕櫚油庫存也不斷增加。截至上周四,全國港口食用棕櫚油庫存為49.07萬噸,較上月同期的38.1萬噸增加10.97萬噸。
再看菜油,由于中加關系問題,去年以來,菜籽進口量大幅下降,沿海油廠菜籽壓榨量長時間維持偏低水平,但今年對民間機構進口加拿大菜籽有所放松,使得菜籽進口量增加,沿海油廠菜籽庫存同比上升,菜籽壓榨量擴大,沿海油廠菜油供應尚顯充裕。截至12月11日,國內沿海地區油廠油菜籽庫存為26.4萬噸,較前一周的24.9萬噸增加1.5萬噸,增幅為6.02%,較去年同期的19.2萬噸增加37.5%。2020年1—10月份菜油進口量為156.5萬噸,較去年同期的128.29萬噸增加21.99%。
菜油需求極為低迷
由于供應總體下降,今年以來菜油價格相對于豆油、棕櫚油明顯溢價,價差達到近幾年來最高水平,菜油性價比急劇走低,除了重慶、四川以及西北有菜油消費習慣的地區需求較為剛性外,其他地區則因價格偏高而被消費者拋棄,菜油消費量明顯下降。據監測,截至2020年12月11日當周,沿海油廠菜油合同成交4萬噸,這是連續10周無成交之后的首筆成交。年初至今,累計成交25.07萬噸,較去年同期的29.6萬噸減少15.31%。
其實需求下降也不僅只是菜油,豆油、棕櫚油皆是如此。據監測,11月份全國主要工廠豆油成交總量為53.26萬噸,日均成交2.5萬噸,低于上月日均的3.17萬噸。去年11月成交總量為77.56萬噸,日均為3.69萬噸。棕櫚油11月累計成交6.2萬噸,較去年同期的11.32萬噸下降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