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信用違約事件發生后 央行加大了流動性投放

發布時間:2020-12-14 10:28:14  |  來源:一德期貨  

11月底以來,央行意外開展MLF操作和積極的公開市場投放令市場情緒改善,并帶動利率出現一波下行。盡管經濟出現加速修復跡象,但盤面對基本面變化并不敏感,流動性預期成為債市的主導因素。

流動性預期較為樂觀

11月信用違約事件發生后,央行加大了流動性投放。11月30日,在當日無到期的情況下,央行開展2000億元MLF操作,并在公告中稱12月中旬將續作到期的MLF。MLF的意外投放,一方面打消了信用風險帶來的流動性擔憂,另一方面壓制了持續上行的同業存單利率。進入12月,銀行間資金面明顯寬松,央行公開市場繼續小額凈投放令債市情緒進一步回暖。截至12月11日,股份制商業銀行一年期同業存單發行利率較11月末累計下行16個BP。上周銀行間隔夜回購利率一度回落至1%附近,令債市情緒回暖,國債期貨多頭成為盤面的主導力量。

當前市場對于月中MLF續作和年末財政資金投放充滿期待,疊加月初以來同業存單利率不斷下行,流動性預期較為樂觀,但我們對于年末流動性持謹慎態度。此前央行在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重提“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并表示“不讓市場缺錢,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可見當前貨幣政策對于流動性的定調仍然中性。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抓好各種存量風險化解和增量風險防范”,可見中央并未因近期的債務風險而放松對風險的管控力度,防風險仍是當下監管工作的重點。基于此,對年末流動性投放不宜過分樂觀。盡管12月是財政存款投放大月,但考慮到繳準和公開市場到期因素,月中開始資金面波動可能加大。考慮到目前存單利率已經回落至3.2%,流動性投放已經取得成效,后期更值得關注的是央行凈投放情況。本周MLF續作將是觀察貨幣政策態度的重要窗口。

經濟回升態勢穩固

從11月已經公布的經濟先行指標和金融數據看,經濟回升態勢穩固,特別是此前拖累經濟修復的制造業投資出現加速勢頭。11月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和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分別為52.1%和56.4%,環比分別上升0.7個和0.2個百分點,兩大指數雙雙創下新高,經濟呈現全面加速修復走勢。制造業PMI分項指數中,生產指數為54.7%,環比上升0.8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生產繼續恢復;新訂單指數為53.9%,環比上升1.1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市場需求加快復蘇;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8.6%,環比回升0.6個百分點,產成品庫存指數為45.7%,環比回升0.8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下游需求改善,制造業產成品存貨持續消化,并進一步增加企業原材料庫存回補。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0.5%,環比回升0.7個百分點,表明在趕工需求拉動下,建筑業維持高景氣狀態。

金融數據方面,11月社會融資規模2.13萬億元,環比多增7127億元,好于市場預期;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環比多增7402億元,符合預期。11月,M2同比增長10.7%, 增速較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M1同比增長10%,增速較上月回升0.9個百分點,均強于預期。受信用違約事件影響,11月債券融資大幅縮減,并倒逼企業短期融資需求轉向票據,同時,信托產品到期和表外票據融資收縮,亦拖累社融增長。11月新增貸款和政府債券是社融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量。從企業看,當前長期貸款延續較快增長,信貸結構不斷優化,實體經濟改善對貨幣供給持續推動。考慮到年末專項債及非標融資均存在回落壓力,預計年內社融增長大概率見頂。實際上,扣除政府債券后,11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12.26%,環比下滑0.15個百分點,社融增速拐點已現,但債市早有預期,盤面變化并不大。此外,考慮到社融拐點往往領先于基本面拐點,在經濟需求延續回暖的情況下,利率水平仍面臨向上壓力。

警惕搶跑行情

目前國內經濟持續回暖成為市場共識,海外市場也開始為明年全球經濟復蘇進行定價。自11月輝瑞和莫德納相繼宣布疫苗有效性超過90%的消息后,大宗商品和周期股接連上漲,通脹預期將不斷強化,國債期貨走勢承壓。在基本面預期趨同的情況下,需要警惕資金面和風險偏好的變化。盡管11月以來海外疫苗進展加快,但考慮到疫苗推出到海外疫情穩定仍需時間,疫苗接種效果有待觀察,近期美歐日疫情再度惡化,市場風險偏好可能出現反復。

此外,考慮到明年年初債券供給壓力大概率減輕,不排除部分機構提前配置利率債。2021年財政政策穩增長的訴求較今年明顯降低,預計明年財政赤字率規模回落至3.3萬億元左右,較2020年下降0.4萬億元。如果2021年不發行特別國債,全年地方專項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分別按照3萬億元和4.7萬億元發行量估算,2021年全年利率債凈供給7.9萬億元,較2020年大幅減少2.6萬億元。再考慮到明年一季度為信用債發行低谷期,以及機構早配置早收益的模式,不排除市場配置需求提前釋放的可能。當前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在3.3%附近,債券已具備配置價值。若明年年初資金面較為寬松,配置力量將增強,部分機構或基于此搶跑行情。

關鍵詞: 信用違約事件 公開市場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