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大商所發布《大連商品交易所非標倉單業務管理辦法(試行)》(下稱《辦法》),對非標倉單的定義、業務流程等進行了明確,為大商所即將上線的非標倉單業務奠定了制度基礎。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上線非標倉單業務是大商所圍繞場外市場“一圈、兩中心”建設目標、拓展場外市場體系、提升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力和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通過建設多層次衍生品市場體系,將進一步發揮期貨功能,加快建設期貨現貨結合、場內場外協同、境內境外連通的國際一流衍生品交易所,為實體產業提供更個性化、更專業的衍生品服務。
根據《辦法》,非標倉單可分為倉庫非標倉單和廠庫非標倉單。其中,倉庫非標倉單是交收倉庫對入庫商品確認后按照規定程序在平臺上簽發給貨主的提貨憑證;廠庫非標倉單是指交收倉庫按照規定程序在平臺上簽發的提貨憑證。非標倉單生成后即以電子形式存在于場外綜合服務平臺,交易所、客戶及交收倉庫等通過平臺辦理業務。
在具體操作中,非標倉單業務設計更加靈活,貼近產業企業實際需求,支持產業企業設置個性化的倉單信息。以鐵礦石品種為例,企業可以自定義不同的鐵礦石標的類型,如天然塊礦、精礦粉礦或者球團礦等,以及國產或進口品牌、數量等基礎信息和含水量等特定質量指標參數。
倉單注冊和交易流程上,申請注冊倉庫非標倉單的客戶應提交倉單注冊申請,按模版填寫信息。倉庫對入庫商品的貨權及品種、數量信息進行確認后,在場外業務系統上補充倉庫地址和倉儲位置等倉儲信息,簽發倉庫非標倉單。貨主對倉庫簽發的非標倉單進行確認后倉單生效。申請注冊廠庫非標倉單,廠庫應在平臺中按非標倉單模版填寫信息,簽發廠庫非標倉單。注冊后,企業根據業務需要,靈活選擇賣方掛牌、協商掛牌、買方掛牌三種交易方式。掛牌賣方和摘牌買方均需繳納交收保證金,交收保證金比例由賣方在掛牌時確定,以此保障雙方誠信掛單、按約交收和友好協商處理爭議。
同時,《辦法》對非標倉單交收倉庫進行了規范。交收倉庫是指經交易所認可、為非標倉單登記管理提供服務的法人,分為倉庫和廠庫。企業申請成為倉庫或廠庫,經大商所審批后開展非標倉單的登記管理業務。業務上線初期的非標倉單交收倉庫將面向大商所相關品種的指定交割倉庫招募。
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受全球疫情、國際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實體企業在經營中面臨價格風險等市場考驗。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風險管理、現貨流通、金融配套、信用建設和技術變革等問題都需要具有市場組織能力的第三方來幫助解決。
大商所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大商所有責任、有義務為實體經濟發展貢獻力量,在建設好場內衍生品市場的同時,持續增加場外衍生產品供給,不斷提升場內場外市場運行質量,促進場內場外市場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當日,大商所還發布《大連商品交易所場外會員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了大商所場外市場規則制度和場外市場組織體系。據了解,場外會員是指經過大商所批準在大商所場外綜合服務平臺從事場外交易業務及相關活動的企業法人或者其他經濟組織。場外會員分為交易會員和服務商會員。其中,交易會員是指可以在大商所場外綜合服務平臺上進行交易的會員,服務商會員是指可以為交易會員達成交易提供介紹等服務的會員。交易會員申請主體需滿足規定的財務指標要求,對應年度生產、加工、貿易、消費量等要求。大商所將推出黑色、化工、糧食、油脂油料和雞蛋共五個品種板塊,并按照板塊招募場外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