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銀行都在公告中提醒金融消費者,受疫情等復雜因素影響,目前貴金屬市場風險較高,建議合理控制持倉規模,做好交易安排,提高風險防范意識,注意控制風險。
也有觀點認為,隨著明年全球經濟復蘇面逐步擴大,各國在疫情應對期間投放的大規模貨幣和財政刺激的“再通脹效應”可能將很快顯現,并對黃金等貴金屬價格形成一定支撐。專家持有不同看法,認為至少在明年一季度之前,這一因素尚不足以抵消下跌壓力。
近日,至少7家銀行突發官網公告稱,將暫停辦理貴金屬交易相關業務的新開戶;中國銀行則表示調整貴金屬產品的交易時間。業內人士看來,此舉主要是為了防范投資風險,保護投資者利益。
近一段時間,全球貴金屬價格波動劇烈,此外,中行“原油寶”事件后,銀行原油、貴金屬等大宗商品交易業務都趨謹慎。
建設銀行在公告中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全球政治、經濟等因素影響,近期國際市場貴金屬價格波動加劇,賬戶貴金屬(含雙向交易)、代理個人上海黃金交易所貴金屬交易業務風險加大;為有效保護投資者權益,自11月30日起,賬戶貴金屬(含雙向交易)及代理個人上金所貴金屬交易業務暫停辦理簽約開戶。
農業銀行在公告中也表示,受全球政治經濟形勢變化影響,近期國際貴金屬市場價格波動增大,個人客戶交易類貴金屬業務風險上升。為保護投資者利益,定于11月28日起,暫停農業銀行賬戶貴金屬交易業務及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個人貴金屬交易業務客戶簽約開戶,已開戶客戶的正常交易不受影響。
平安銀行則表示,為進一步加強代理貴金屬業務風險管理,提供更優質服務,擬對代理貴金屬業務系統進行優化升級,系統將于2020年12月1日收市后暫停該業務的新開戶功能,存量客戶業務處理暫不受影響。
多家銀行在公告中都提到暫停的原因是近期國際貴金屬市場價格波動增大,個人客戶交易類貴金屬業務風險上升;另外也有多家銀行在公告中表示,已開戶客戶的正常交易不受影響。
銀行的貴金屬交易業務,主要包括賬戶貴金屬及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個人貴金屬交易業務。賬戶貴金屬又稱“紙黃金”“紙白銀”,和此前發生風險事件的“原油寶”有點類似;另一類則是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貴金屬現貨和貴金屬現貨延期(即“貴金屬T+D”)等品種的交易。
上海黃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是國內僅有的兩家可以合法開展貴金屬交易的交易所。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金融類會員(主要是商業銀行)可以面向個人投資者開展代理交易的業務。
某國有銀行紙黃金交易員表示,暫停原因就是市場變化較大,投資者如果不出現問題都風平浪靜的,但因為客戶太多,一旦出現問題銀行的壓力就非常大,所以在市場環境不太好的時候,銀行還是偏謹慎。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此前一段時間,黃金和白銀價格漲勢太猛,但隨著最近美國大選塵埃落定,黃金有大幅回調的可能性。而如今調整的苗頭已現,所以需要規避風險。此外疫苗研發的相關消息也可能引發金價急劇波動。
某股份制銀行交易員也表示,現在銀行都怕投資者利益出現損失后引發不良影響,因此如果市場有風險確實有必要停下來觀察一下。
近兩周以來,國際黃金價格大幅下跌逾150美元,一度創四個月以來新低后,目前在1800美元/盎司附近徘徊。
中國國際期貨董事總經理王可告訴記者,近期金價呈弱勢,主要是全球避險情緒有所緩解所致,此外美國大選的擾動因素逐漸減小,疫苗出現對全球經濟有所提振,資金從債券和貴金屬等避險資產中,向受益經濟恢復的大宗商品和新興市場上進行整體配置。
王可預計,如近期貴金屬市場波動較大,下一步黃金ETF可能也會出現暫停交易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