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協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全國期貨市場交易規模較上月增長。以單邊計算,11月全國期貨市場(含期權,下同)成交量約6.41億手,成交額約46.4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3.99%和70.26%,環比分別增長35.09%和40.21%。今年前11個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約53.8億手,累計成交額約382.4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0.45%和45.57%。
分交易所看,11月,上期所成交量約1.75億手,成交額約14.1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42%和59.75%,環比分別增長29.00%和33.41%;上期所子公司上期能源成交量約771萬手,成交額約1.3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1.42%和56.14%,環比分別增長61.85%和61.89%;鄭商所成交量約1.99億手,成交額約7.0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6.03%和118.64%,環比分別增長30.15%和25.52%;大商所成交量約2.48億手,成交額約13.8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8.21%和80.32%,環比分別增長43.19%和54.85%;中金所成交量約1016萬手,成交額約10.1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9.68%和51.39%,環比分別增長42.35%和41.03%。
“今年前11個月的成交量已經遠超2019年全年成交量39.62億手和2016年全年成交量41.37億手,并創出歷史同期新高。”方正中期研究院院長王駿在接受期貨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12月全國期貨、期權成交量和成交額將較11月進一步增長。
國都期貨高級分析師張雅敏也表示,11月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量與成交額均較10月大幅增長。其中,PTA、豆粕、甲醇、棕櫚油、白銀、燃料油、鐵礦石等品種成交量居前。
“從品種價格走勢來看,有色金屬在11月整體表現突出,上海銅期貨價格較3月下旬的低點已上漲六成,并創下7年來新高,鋁價也突破16000元/噸關口,創下兩年來高點,鋅、鉛、鎳價格也均回到一年來的高點附近。”張雅敏說,這一方面是由于國內經濟強勁復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已連續7個月高于去年同期,制造業需求向好;另一方面是因為全球范圍內新冠疫苗研發不斷取得進展,疊加寬松的貨幣環境,市場對于經濟前景感到樂觀。從更長期來看,全球范圍內多個國家出臺發展電動汽車的政策,也推動了有色金屬的表現。
11月原油價格波動劇烈,國際原油當月漲幅逾25%,上海原油期貨當月漲幅也近20%。展望未來,張雅敏表示,推遲至12月3日舉行的歐佩克+部長級會議的最終決議將直接影響當前市場情緒與明年油市的供需格局,是12月關注的要點之一。此外,近期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伊朗核科學家遇害之后,其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也在伊拉克遇襲身亡,此類風險事件需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