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如火如荼,網絡安全日益成為剛性需求。11月30日,“新基建新網安新產業”2020年中國網絡安全產業高峰論壇開幕。北京商報記者從現場獲悉,2020年網絡安全產業投融資活動較2019年增長20%以上,其中超50%投融資活動聚焦于面向云計算、大數據、工業互聯網和車聯網等網絡安全方向。據測算,2020年我國網絡安全產業規模預估將超過1700億元,較2015年翻了一番。據統計,我國網絡安全相關企業數量超過3000家。
然而,“網絡安全產業還存在著規模偏小、原始創新不足、高端供給不夠、領軍人才缺乏等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工信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劉烈宏指出。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在帶動經濟社會全面創新發展的同時,各種網絡安全的風險、挑戰也隨之而來。
以5G系統新技術為例,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介紹稱,與2G/3G/4G相比,5G在網絡安全方面有不少改進,5G的云化、虛擬化、開放化、切片化和智能化引入一些積極的安全因素,但也帶來新的安全挑戰。5G成為新基建的支柱,新基建將使網絡安全的影響被放大,也對5G的網絡安全有更高的期待。
如面向服務的網絡體系(SBA)。據了解,5G采用SBA以App的方式模塊化靈活生成業務,用戶身份管理、認證鑒權、密鑰管理、安全上下文管理等功能也可以服務化方式調用和開放,適合支持車聯網新業態。
但“SBA有可能引入安全風險”,鄔賀銓指出。開放接口承接外部生成的業務App存在惡意App進入風險,而網絡開放給客戶自定義與調配業務,有被誤用和濫用的可能,并且惡意第三方容易通過獲得的網絡操控能力對網絡發起攻擊。此外,5G核心網協議的標準化趨勢是協議的互聯網化,與移動通信傳統專業協議相比,互聯網協議還增加了網絡被攻擊風險。
對此,鄔賀銓建議,運營商承接App的平臺需要有來源認證與安全審核平臺,運營商對擁有開放調度服務能力的第三方要進行權限審核。
但如何從整體上應對新挑戰、把握好網絡安全產業發展新機遇?
劉烈宏指出,要做好“十四五”信息通信業發展規劃,在大力推進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統籌發展網絡安全,聚焦安全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快制訂促進網絡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盡快出臺5G安全指引等一批重大政策,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安全創新發展等一批重大工程。
同時,還要做好供需雙向發力,協調推進產業發展,打造多方協同融合發展的良好產業生態,堅持創新驅動,增強產業發展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