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以來,國債期貨持續下跌。短期來看,空頭趨勢仍在延續。
中期來看,市場對復蘇的樂觀預期加劇利率反彈。經濟數據顯示,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9%,增速與9月持平;10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長1.8%,增速比1—9月提高1%;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3%,增速比9月加快1%。金融數據顯示,經濟內生動力仍在擴張,10月總量增速放緩的同時結構繼續改善,M2同比增長10.5%,增速比9月低0.4個百分點;人民幣信貸增加6898億元,同比多增285億元,而企業中長期貸款新增4113億元,同比增幅較上月接近翻倍。在經濟和金融數據向好的背景下,市場繼續交易經濟改善的“順周期”,材料、可選消費、能源等板塊11月以來表現強勁,疊加氣候變動,帶動對PPI在年末回升的預期,為利率反彈提升基礎。
貨幣政策層面,18日央行金融研究所周誠君表示“我國目前市場利率水平低于自然利率均衡水平”,再次打消了市場對貨幣政策放松的預期。流動性層面,近期債券市場違約風險快速上升,從永煤到華晨,AAA網紅債的拋售可能進一步觸發債券交叉保護條款,繼續增加對流動性強的利率債的拋售壓力。從負債端來看,近期同業存單利率持續上行也說明金融機構負債壓力的上升。
需要注意的是,信用環境收緊對于后期經濟預期的轉變,一方面,在10月經濟數據仍比較強勁的情況下,中期仍需要密切關注經濟數據環比動能的弱化,即利率從二季度開始回升疊加下半年融資環境收緊帶來的滯后反饋。另一方面,從名義增速的角度,短期需要關注氣候異常帶來的運輸壓力對于供給價格的影響,或將加劇短期債市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