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由上期所主辦的上衍有色論壇在上海舉行。本屆論壇以“創新推動雙循環、服務實體新發展”為主題,特邀多位行業專家,就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與有色產業的轉型、有色金屬產業的現狀、有色金屬期貨市場國際化和對外開放等話題展開討論。
雙循環下 有色市場面臨新發展
在參會人士看來,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雖然全球經濟出現了階段性回調,但中國經濟在疫情較早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先于海外市場進入復蘇期。
但這個復蘇期,與以往相比,中信證券周期產業首席分析師熬翀認為,在投資、消費及制造等領域存在一定不同。而有色行業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在我國的雙循環發展理念下,熬翀認為,有色行業未來不僅需要更高的商品和服務貿易環節,還需要更強的相互投資的作用,來促進國內要素市場建設和消費市場建設。
尤其是內循環需求,在他看來,本質上來自于都市圈、產業升級及消費升級,而這些也將給有色行業帶來一些新的發展機遇。
以境內的城鎮化發展為例,其對有色產業,特別是銅鋁的長邏輯消費有比較大的促進作用。至于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則在新興產業發展的背景下,對整個有色產業鏈的供需、結構等提出了一些新要求。
這其中不僅有機遇,更有挑戰。他說,比如科技的競爭加劇很可能會導致“黑天鵝”事件的不斷涌現,對產業發展邏輯產生一定沖擊;越來越多的境內有色行業海外投資拉動,也有可能引發境內有色行業產業鏈供給安全問題;此外,價格的不斷波動也會導致大量風險的產生,進而對企業的長期發展邏輯形成明顯的沖擊。
特別是國內的銅產業,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重金屬部主任胡長平認為,很可能發展成為“雙擠壓”的情況。“畢竟我國承諾擴大進口中高端產品,一旦我國生產的中低端產品出不去,銅產業很可能變成雙擠壓,產業界需要特別注意這點。”
在他看來,雖然在2020年至2022年的全球疫情防控階段,國外大概率會更依賴我國有色特別是銅市場。然而,一旦疫情穩定,各國大概率會從追求資本利益最大化逐步向兼顧本國和地區的相對充分就業,也就是說向再平衡或者工業化的方向轉變。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銅產業需要穩健發展,避免冒進。
“而衍生品工具,在這期間,也將發揮極大的作用。”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
疫情下 有色衍生品工具效用得到驗證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尚福山介紹,在疫情的影響下,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呈現出一季度探底,二三季度恢復向好的態勢,1—9月,10種有色金屬產量達到4517.6萬噸,同比增長3.5%。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100.7億元,同比增長2.9%。在下游制造業復工復產和新基建的帶動下,有色金屬表觀需求逐步企穩,進出口貿易基本穩定,積極因素明顯增多,市場預期不斷改善。
其中,有色衍生品工具在市場價格大幅波動的情況下,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以龍頭企業江西銅業為例,江西銅業貿易事業部副總裁王慧穎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疫情期間因為下游的加工業生產一度受到了一些影響,江西銅業在產成品的銷售方面一度出現了庫存較高的情況,企業資金循環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作為一個對期貨有著較深了解的企業,江西銅業很快通過期貨交割了近一萬噸的產成品,降低了自己的庫存。并在國家復工復產的推動下,其生產很快的恢復到了正常狀態。
類似的問題同樣發生在境內錫市場中。據云南錫業副總經理吳建勛介紹,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我國錫價一度急跌,甚至沖擊到了很多礦山的生產成本。不過得益于去年推出的錫期貨做市商制度,境內錫期貨合約的連續性顯著提升。
在這樣的背景下,云南錫業通過在06、07、08等連續合約上的對沖操作,不僅大大降低了庫存成本,也為其下游的生產成本獲得了非常大的支撐。同時,也為其下半年業績的回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實際上,在方正物產副總裁陳進華看來,衍生工具、期貨市場對實體企業來說相當于身體的“神經系統”,一旦這些工具得以有效應用,對于中國貿易企業特別是整個銅產業來說無疑意義重大。
經濟全球化下 期待更多現有品種國際化
對于國際銅期貨的上市,王慧穎表示,江西銅業將積極參與這個市場。畢竟,江西銅業每年要在國外采購大量的銅原料,且這部分原料都已LME計價,以至于江西銅業天然需要在LME市場和國內市場進行套保。但境內外市場本身存在價差,對企業盈利有一定影響。“而國際銅合約以人民幣計價和凈值交易的特性,給了我們將境內外價差縮小的機會,對于企業的經營來說,無疑是一種利好。”
對此,陳進華表示認同。在他看來,銅這個品種,如果不圍繞一個全球化的貿易,很多價值鏈是形成不了的。特別是在國內企業不斷“出海”發展的今天,一些非常好的期貨工具無疑將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中國“走出去”的企業做大做強。
尤其是目前上海地區的庫存以及其本身的供需規模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比例,他認為,在此基礎上的精細化套保管理無疑有助于相關產業成本的進一步優化。
此外,他認為,國際銅期貨的上市,除了會與現有的市場形成良好互動外,還將為資管市場提供更多機會。“比如國際銅和滬銅間就有可能因為基本面的不同,存在一定的交易機會。”
在這樣的背景下,上述不愿具名的行業資深人士表示,期待上期所以銅的國際化為序幕,逐步推進現有有色金屬期貨的國際化。
事實上,對此上期所已有相關計劃。據了解,未來上期所將立足國內大循環、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堅持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方向,在以下幾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做精做深現有品種,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從完善期貨合約和配套規則,優化交割資源和倉庫布局,全方位提升市場的運行質量。二是堅持擴大對外開放,科學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穩步推進其他有色金屬期貨的國際化。三是增加高質量產品的供給,積極準備氧化鋁期貨的上市準備工作,進一步豐富黑色金屬產生系列,有序推進新能源車用動力電池相關金屬期貨、有色金屬指數期貨等儲備品種的研發工作,服務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
實際上,對于其所提及的氧化鋁期貨,中鋁國貿副總經理李廣飛表示,市場非常期待。
據介紹,目前國際氧化鋁的定價,主要采用的是“現貨指數價”。而境內氧化鋁定價,除了現貨指數定價外,還多了一種比例定價模式。然而國內兩種模式,經常會出現兩者背離的情況,進而導致電解鋁和氧化鋁企業之間三年河東、三年河西這種狀態還在持續著。在這樣的情況下,相關企業急需一個能真正體現市場供需情況的公允價格幫忙調節。
考慮到期貨本身特有的價格發現功能,以及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氧化鋁生產和消費市場的地位。李廣飛認為,境內有必要通過上市氧化鋁期貨來增加氧化鋁定價中的“中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