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1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國內生產穩中有升,需求企穩回暖,就業繼續改善,物價總體平穩,市場預期向好,國民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
從生產來看,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增速與9月份持平;環比增長0.78%。從產品產量看,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挖掘及鏟土運輸機械、微型計算機設備、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分別增長94.1%、38.5%、30.2%、28.0%、20.4%。當月,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4%,比9月份上升2.0個百分點。
需求方面,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576億元,同比增長4.3%,比9月份加快1.0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68%。其中,商品零售34204億元,增長4.8%,連續4個月實現正增長。同期,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環比增長3.22%。前10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8%,比前9個月加快1.0個百分點。
就業方面,10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比9月份下降0.1個百分點。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比9月份下降0.2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當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10月份,我國經濟繼續延續了穩定恢復的態勢,經濟的增長面在拓展,恢復過程中的不平衡狀況在改善,增長的勢頭進一步鞏固。具體來看,主要有四個特點:一是工業和服務業平穩較快增長,二是消費和投資企穩回暖,三是生產要素趨于活躍,四是發展的新動能在持續增強。數據也顯示出前期我國經濟運行一些不平衡的狀況得到改善,從需求看,近幾個月消費跟進恢復,對經濟恢復的持續性有很好的帶動;從生產來看,前期工業增長較快,10月份服務業增長明顯回升,生產增長的平衡性也在改善。
“但同時也要看到,目前的國際形勢仍然比較復雜,全球疫情還在蔓延,歐美一些國家疫情二次沖擊的風險在上升,世界經濟復蘇蒙上了一層陰影。從國內看,經濟還處在恢復進程中,一些行業和企業還比較困難,一些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鞏固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還需努力。”付凌暉說,從下一階段看,中國經濟未來保持持續穩定恢復、實現全年的預期目標還是有基礎、有條件的。
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員李彥森在接受期貨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10月份經濟數據基本符合預期。具體來看,產出繼續位于主動加庫存之中,預計年內將會維持這一狀態;需求端,收入—消費—收入良性循環已經重啟,消費需求持續改善的確定性較高,需求正成為拉動經濟的主要動力,外需也存在一定韌性,同時投資需求表現合理,低基數暫時提振房地產投資增長?;ㄍ顿Y的進一步改善可能性也較高,制造業投資仍能夠維持增長,后期的風險在于海外經濟體二次疫情結束后產能恢復。
“我們預計四季度GDP增速會繼續加快,全年GDP增速或在2%—2.5%。貨幣政策中短期仍以穩健偏緊為主。”李彥森說。
在國投安信期貨分析師靳順柔子看來,10月份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仍在繼續恢復,其中工業和投資仍強于消費。往前看,出口、消費和制造業投資回升的趨勢比較明確,房企融資收緊向房地產投資傳導的風險有限,基建投資盡管反彈空間不大,但繼續向上的方向不變,經濟復蘇短期不會終結。“結合金融數據看,雖然10月份社會融資環比增速有所下行,但同比增速仍加快至13.7%,考慮到社會融資指標領先實體經濟一到兩個季度,我們對今年四季度乃至明年一季度的經濟增長仍保持樂觀。”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