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以來國際油價走勢存在階段性差異。進入9月前,油價保持振蕩上行的態勢,但上漲斜率是一個邊際放緩的過程。在此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在世界局部地區有惡化的跡象,但在全球視角下屬于趨緩的階段,需求復蘇進程是市場關注重點之一。與此同時, OPEC決定將第一輪減產執行窗口額外延長1個月至7月,供應端收縮力度較前期加大也是支撐油價繼續上修的核心因素之一。
7月初至9月初,Brent原油期貨從42.09美元/桶上漲至45.77美元/桶,累計上漲3.68美元/桶,漲幅8.74%。WTI原油期貨從39.72美元/桶上漲至43美元/桶,累計上漲3.28美元/桶,漲幅8.26%。上海原油期貨從293.3元/桶上漲至294.8元桶,累計上漲1.5元桶,漲幅0.51%。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間上海原油期貨價格相對外盤品種較弱勢,價差總體上呈現走弱的過程。
進入9月以后,歐洲部分國家疫情再起,全球確診病例增速重新抬頭,大類資產價格在聯動性增強的同時共振下行,原油期貨波動率明顯提升。9月上旬,美元指數階段性反彈,而內外盤油價跌幅大致相當,從而導致內外盤價差在觸及9月8日的高點后迅速回落。
地域市場間價差擴大
9月以來,全球疫情再次惡化主要是由歐洲及拉丁美洲部分國家所帶動。疫情結構性的變化已在原油市場中有所體現:第一,西北歐ARA地區原油庫存自9月初刷新三季度以來低位以后,已連續兩周出現增長;同期油品庫存的反彈也終結了此前的去庫趨勢,目前仍在過去5年同期的最高水平,其中燃料油及石腦油增速最為顯著。第二,近月Brent原油期貨與迪拜原油掉期價差開始進入貼水區間,這是2010年以來首次突破平水線,意味著歐洲市場相對中東而言影響力正在逐步減弱。
市場供應仍邊際增多
自8月開始至年底,OPEC+開始執行第二輪減產計劃,在此計劃內合計減產規模為770萬桶/日,而5—7月合計減產規模為970萬桶/日,這意味著環比應有200萬桶/日的增量供應流向市場。結構上,OPEC+內部的減產執行情況有輕微的分化現象。據Energy Intelligence統計數據,8月OPEC10國產量為2159萬桶/日,環比增長62萬桶/日。而值得注意的是,7月產量已增長86萬桶/日至2097萬桶/日。這意味著放松減產(環比增產)之前,總量上已有“搶跑”的現象OPEC實際增量(7—-8月)已到達148萬桶/日。由于數據滯后性,NOPEC9國(除巴林以外)的產量數據僅覆蓋至7月,而該月總量增長雖然也存在“搶跑”現象,但幅度較窄,環比增加12萬桶/日。
然而,從產量配額的角度來看,OPEC10國可增產的空間卻還有盈余。8月產量配額提升后,OPEC10國產量上限為2180萬桶/日,而8月產量為2160萬桶/日,總量上還有20萬桶/日的空間。同時,需注意阿聯酋、阿爾及利亞、剛果、加蓬、赤道幾內亞這5個國家產量已超過配額,超額總量為11.7萬桶/日,假設該組織嚴格把控執行率,則實際上可增產空間還有超過30萬桶/日。當然,伊拉克、安哥拉、尼日利亞仍需要對5—7月減產未達標部分進行補償減產,而伊拉克補償減產的時間延后至10月啟動。
NOPEC方面已在7月時超出了配額限制,該月總產量為1427萬桶/日,而8月開始產量配額為1418萬桶/日。超出配額的國家只有俄羅斯與蘇丹,鑒于蘇丹石油產量并不大,故從絕對水平而言俄羅斯產量是超額的主要原因。但是,從7月的數據來看,俄羅斯產量為936萬桶/日,產量配額為850萬桶/日,賬面增加86萬桶/日,雖然也存在“搶跑”現象,但實際上一部分為凝析油的供應增量。在今年4月達成的減產協議中,俄羅斯凝析油產量并不受到限制,若假設5月后俄羅斯凝析油產量未出現增長的情況下(50萬桶/日),則剔除凝析油后俄羅斯產量為886萬桶/日,較5月產量配額高出36萬桶/日,較8月產量配額低出14萬桶/日。
另外,年內飽受內戰困擾的利比亞,近期達成停火協議。其8月產量僅為8萬桶/日,但由于核心油田于9月最后一周恢復生產,產量達到25萬桶/日,目前已恢復至80萬桶/日以上。考慮到該國近期產量高位可達120萬桶/日附近,若停火狀態可持續,則后續仍有較大增長空間,但增速大概率邊際遞減。
美國政策組合或難以延續
一季度末,海外新冠疫情處于暴發初期,美聯儲迅速做出應對政策,實施擴表+降息以支持金融市場。3月底,美聯儲開始實施無限QE,并設立了多達11項貸款工具,以支撐受重創的市場。在基準利率區間降至0—0.25%的同時,美聯儲資產負債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張。截至9月末,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從略超4萬億美元擴大到逾7萬億美元的歷史峰值。
但在9月的FOMC會議上,美聯儲不愿承諾采取更多的行動。雖然美聯儲提出,在通脹超2%的目標之前不會加息,甚至釋放出允許通脹超過目標通脹水平而不緊縮的偏鴿信號,但卻沒有提供進一步的政策指引,亦沒有明確資產購買計劃后續是否會存在變動。
財政政策方面,美國兩黨間的重大分歧導致新一輪財政刺激政策自7月至今一直無法順利落地。而現階段拜登當選+國會分裂是現階段可能性最大的結果,在此情形下,財政刺激方案或比此前兩黨出現分歧的版本更小,或在5000億—7500億美元,短期內加稅的可能性降低。若民主黨兩位候選人能夠贏得喬治亞州的參議院選舉,則兩黨在參議院的席位分別是50∶50,但喬治亞州屬典型的“紅州”,預計此可能性不大。
四季度大概率維持寬幅振蕩
個別地區的疫情惡化以及美國颶風的遺留影響或導致原油需求出現階段性走弱,而中東地區的部分國家未能及時交出補償減產,同時利比亞供應有望繼續提升,以上因素或導致油價維持振蕩格局。盡管貨幣政策上難以形成利多預期,但政策刺激方案的落地仍值得期待,疫情將繼續主導油價中長期波動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