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重慶廣電總臺《第1眼》欄目近日報道,小呂和小賴,準備明年舉辦婚禮,前些天到珠寶店去買了鉆戒,花了兩萬多元。可剛買了沒幾天就發現,這鉆戒有點不對勁。小賴向第1眼記者出示了用手機拍攝的戒指畫面。放大這張照片,很明顯能夠在白色鉆石里,看到一個黑點。隨后,兩個年輕人趕緊向商家反映了這個問題。但連續去了幾次,都沒有得到明確的答復。
本著就近方便的原則,兩位年輕人在石橋鋪轉盤附近的雨林商都,選擇了店面最明亮的中國黃金珠寶店。
“本來預算一萬三,但那個銷售說有活動,推薦我們買兩萬多的鉆戒最劃算,挑到最后選了一枚兩萬一千多的鉆戒”,小賴說。
雖然從一萬多的預算最終漲到了兩萬多,小呂兩人依然很高興。這家店里的銷售人員很熱情,不但推薦他們享受了優惠活動,還得到了一些贈品。
“除了鉆戒,手鐲還有男戒是贈品”,小呂說,拿到鉆戒的當天,兩人出去還慶祝了一番,享受了一頓美食,高興勁沒過幾天,小賴就在無意之中發現新買的鉆戒有點不對勁。
“沒戴幾天我就發現,那個鉆戒上有一個很明顯很大的黑點,再加上那個鉆石都開始松動了,我就馬上聯系了他們的售貨員”,小賴向記者出示了用手機拍攝的戒指的畫面,放大這張照片,很明顯能在白色鉆石里看到一個黑點。
隨后兩個年輕人趕緊向商家反映了這個問題,但連續去了幾次都沒有得到明確的答復。
“他說出了問題給我們換,結果她又拿出3萬多的鉆戒,讓我們補個幾千塊錢的差價,我們肯定能不愿意了”,小賴說。
小呂告訴記者,“去柜臺找當時的銷售人員,她忽悠我們,說那個銷售人員不在了”。
記者采訪時,中國黃金珠寶店的店長和當時的銷售人員一起出現在了現場。工作人員解釋說,他們的貨品沒有質量問題。
“貨品的質量是沒問題的,鉆石的凈度屬于天然的”,店長強調說,他們的產品經過相關質檢部門的檢測之后才上柜銷售,鉆石因為是自然形成,某些款式經檢測,凈度比較低,有雜質也是正常的現象。
“那你告訴我們凈度沒有,買的時候告訴了嗎,當時只告訴我們價格和優惠活動,然后就付款,你們有沒有義務告訴鉆石的純度和凈度”,小賴質疑。
小賴和當時的銷售人員一起對當時的交易場景進行了回憶,小賴說,銷售人員當時并沒有介紹鉆石的一些專業知識,造成他只對鉆石的大小、價格比較在意,而店里的工作人員表示,銷售現場放有鉆石相關知識介紹的物品,消費者應該可以注意到,而且也給了顧客鉆石的等級證書。
“銷售是不是給了你鉆石的等級證書,證書上有鉆石的所有信息”,店長表示。但小呂認為,那是他們倆付了錢之后,銷售才給了他們證書。
記者發稿時,雙方已經協商一致,小賴退回以前購買的商品,重新選擇另外款式的鉆戒,以前支付的兩萬多元當做預付款,待他們選購好商品以后,按實際購買的金額多退少補。
“一般在我們老百姓眼里,可能覺得鉆石越大價格就越昂貴,其實也是這樣的,但影響鉆石價格的因素不止這一個條件”,業內人士表示,除了大小這個因素,切工、色澤和凈度這三個因素也影響鉆石的價值,切工好的鉆石對外部光源接受程度好,看起來很閃亮。色澤接近無色透明的鉆石,肯定要比淡黃的要好;還有一個因素是凈度,凈度越好價格就越昂貴,
因為鉆石是天然的物質,凈度越高,就代表里面的雜質越少。
消費者在確定成本預算的情況下,就可以參考這四個因素,上下浮動,選擇適合自己的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