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導致近四個月持續寬幅振蕩的不確定性因素大幅減弱,期指向上突破將是趨勢,且滬深300期現貨指數已經有明顯突破跡象。但基于今年過大的漲幅和低估值的修復等因素,向上突破趨勢將一波三折。
隨著美國大選的基本落幕,近期全球股市表現強勁,盤整了4個月之久的A股期現貨指數也呈現明顯向上突破的跡象。對于后期走勢,筆者認為隨著不確定性的大幅減弱,A股期現貨指數向上突破趨勢基本形成,不過上漲趨勢將一波三折。
整體看,導致7月中旬以來持續寬幅振蕩的確定性因素已經大幅減弱,A股期現貨指數向上突破趨勢大概率已經形成。
多重不確定因素仍是主導
截至11月11日,7月中旬以來這波盤整已經持續了整整4個月的時間。究其原因,市場對于未來多個不確定性因素的擔憂是主導。隨著國內三季度以及10月部分宏觀經濟數據的公布、美國大選的基本塵埃落定和新冠疫苗取得實質性進展,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已經大幅減弱。
市場對經濟復蘇不及預期的擔憂大幅減弱
雖然二季度以來我國經濟復蘇狀況良好,且整體超預期,但基于秋冬季節新冠疫情二次暴發、中美關系等不確定性因素,未來經濟復蘇依然存在不及預期的可能。經濟復蘇是推動3月下旬以來A股期現貨指數大幅上漲的主要推動因素之一,若后市復蘇放緩或者不及預期有可能導致本輪漲勢終結。三季度及已經公布的部分10月宏觀經濟數據顯示,我國經濟復蘇態勢良好,未低于預期。
首先,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顯示我國經濟復蘇態勢良好。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4.90%(不變價),前三季度累計同比增長0.7%,由負轉正。同期,消費、投資和進出口三駕馬車復蘇態勢良好,消費和進出口超預期,投資增速由負轉正。
其次,10月官方制造業PMI為51.4,連續8個月處于擴張區間。分項目來看,生產平穩、訂單穩中有增、產成品庫存大幅下降、原材料庫存小幅下降,整體呈現產銷兩旺的態勢。
最后,10月進出口數據延續增長態勢。10月外貿進出口增長4.6%,連續5個月實現正增長,延續了此前較快增長態勢。其中,出口增長7.6%,進口增長0.9%,貿易順差增加34.9%。在全球經濟嚴重衰退、外部需求明顯萎縮的情況下,我國外貿增速超預期。
市場對貨幣政策緊縮的擔憂大幅減弱
我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速在七八月連續兩個月下滑,同期市場利率在二三季度逐步回升,市場擔心流動性收緊。流動性充足是3月下旬以來全球股市明顯回升的主要推動因素之一,流動性一旦收緊很可能會終結本輪上漲行情。不過國內9月貨幣供應以及社融等數據表明,央行無明顯收緊流動性跡象,而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助力國內流動性充裕合理。
首先,從貨幣供應角度來看,我國M2增速在3月大幅回升,從2月的8.80%回升至10.10%,不過,4、5、6三個月持平于11.10%,7月和8月則連續兩個月回落至10.40%,9月再度回升至10.90%,10月再度降至10.50%。貨幣供應總量控制意圖明顯,但整體平穩,沒有明顯流動性收緊,貨幣供應增速拐點出現為時尚早。
其次,從社融和新增信貸來看,10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長13.70%,增速比9月提高0.2個百分點,10月新增信貸規模同比增長13.30%,增速較9月提高0.1個百分點。整體來看,社融和新增貸款維持穩中有升的態勢,社會融資需求強勁。
最后,人民幣持續升值助力我國流動性。今年6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呈現單邊升值趨勢,升值幅度達到8%左右。后市來看,受中美利差、疫情影響、經濟復蘇差異等因素影響,人民幣升值趨勢預計將持續較長時間。
另外,10月底和11月初,歐洲央行和美聯儲公布利率決議,均維持利率水平不變,歐央行維持1.35萬億歐元的購債規模不變,美聯儲則表示“至少以當前的步伐”購買國債和住房抵押貸款支持債券。以上表明外部寬松的流動性環境不變。
美國大選已經明朗,不確定性基本消除
雖然當前美國大選結果尚存在一些爭議,預計交接之路并不順暢,但整體來說美國大選已經基本塵埃落定。事實上,無論誰當選,只要大選結束,都是不確定性的消除。而拜登的當選,更進一步降低未來的確定性。另外,拜登政府主張抗擊新冠疫情、全球化等觀點,有利于全球經濟的復蘇和穩定。這從近期全球股市大漲可見一斑。
向上突破后,股指反彈也難一帆風順
技術上,截至11月11日,滬深300指數已經突破7月中旬以來盤整區間上軌,且滬深兩市成交也呈現明顯的放量態勢,形成向上突破之勢,但其它指數尚在盤整區間內,尤其是中證500指數。
從股指期貨市場盤面上來看,中金所三大期指收盤總持倉維持穩定,沒有明顯的增倉趨勢,一方面顯示期指投資者依然短線操作為主,交投謹慎,另一方面說明股票市場機構資金尚未大規模入場,相應的在股指期貨上的風險對沖頭寸不大。
3月下旬以來,A股期現貨指數漲幅明顯,主要市場指數漲幅均超過30%,其中滬深300指數漲幅已經超過40%,全年漲幅也達20%左右,創業板全年漲幅已經超過50%。滬深兩市的整體估值水平已經回升至2017年水平,低估值情況已經得到較大程度修復。(宋維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