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瑞90%的保護率完全超出預期,而且沒有安全性事件,但是樣本的代表性存在客觀瑕疵。
“拜登交易”引發全球股市飆升,11月9日再添一則疫苗利好,直接導致英國股市向上熔斷,歐美股市整體飆升。輝瑞、BioNTech當日宣布新冠疫苗有效率超90%。
隔夜標普500期指漲4%,羅素2000小盤股指數期貨一度漲7%并觸及向上熔斷。納指100期貨最初被熱門科技股拖累而下跌,但最終轉漲。不過,在多日上漲后,10日開盤后,A股整體表現淡定,開盤不久三大指數迅速走低。截至下午收盤,上證綜指微跌0.4%,深成指跌1.05%。
當前,國際投行如何看待疫苗前景?這對中國市場的周期性復蘇有何影響?
疫苗利好仍需進一步數據論證
隨著拜登勝選,“拜登交易”隨之而來,指的是投資者風險偏好將從底部向上抬升,美國有望實行疫情管控、修補國際多邊關系,以及推出新一輪的經濟刺激,有利于推動全球經濟修復和再通脹預期的上升。
國際知名投行Jefferies股票分析師John Chou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輝瑞和BioNTech的疫苗被證明有效度超過90%,高于市場普遍預期的65%~70%,從根本上說,這極大地利好出口商和一些消費品公司。
不過,某大型亞洲外資機構投資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在談論疫苗效力為時過早,在疫苗試驗過程中,需要多輪臨床數據,未來還有大量病例需要放進來,在量大的情況下數據是否穩定、是否會出現安全性問題才是關鍵,因此要到Ⅲ期臨床試驗結束后,才會有更多對疫苗的真實看法。”
具體而言,與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緊急使用授權標準50%保護率及市場預期的60%保護率相比,輝瑞90%的保護率完全超出預期,而且沒有安全性事件,但是樣本的代表性存在客觀瑕疵,未來的大樣本數據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不過,在“壓抑”了許久過后,疫苗的利好的確帶動了市場情緒。11月10日,復星醫藥全球研發中心總裁回愛民在電話會上表示,輝瑞和BioNTech聯合研發的mRNA新冠疫苗共需接種兩針,第一針和第二針之間間隔27天,本次Ⅲ期試驗結果是在接種第二針7天后觀測記錄的,也就是說打完新冠疫苗第二針7天后就可保護90%以上的人群。本次Ⅲ期試驗接種患者年齡范圍為12~85歲,涵蓋心肝肺慢性病患者、免疫缺陷患者、艾滋病患者、肝炎患者。也就是說上述人群均可接種新冠疫苗,是安全的。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團隊認為,在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后,新冠疫苗研制成功的希望也有所上升,全球經濟預計將出現V型復蘇,且反彈幅度可能超出預期。
事實上,除了美國大選之外,對于全球經濟增長而言,更重要的仍是橫掃歐洲、美國的第二、第三波疫情感染。高盛表示,目前歐洲部分主要經濟體,如“火車頭”德國、法國等均重啟了相應的抗疫封鎖措施,美國多州也已在嘗試采取規模較小的針對性措施應對疫情,希望避免采取更嚴格限制的可能性。假設FDA在明年1月至少批準一種疫苗,在那之后不久開始大規模接種疫苗,則經濟應該會在二季度大幅增長。
不過,疫苗的大規模普及又是另一回事。也有外資投行機構表示,考慮到新冠候選疫苗大多數都是基因工程疫苗,需要更低的運輸溫度、更穩定的運輸環境等,一系列高要求使得接種疫苗需要更高的人力、物力成本。
利好出口商,并不一定利空線上概念
由于隔夜疫苗消息的影響,美國明星科技股和電商股普跌,疫苗、銀行、能源、航空、郵輪股大漲。
盡管A股整體表現較為淡定,但海外板塊間的差異在A股也有所體現——民航板塊大幅高開,白云機場漲停,上海機場大漲9%;旅游板塊開盤爆發,西域旅游大漲16%;半導體集體下挫,油化工板塊走高。
不過,機構并不認為疫苗的消息必然利空小家電、在線概念等之前的領跑者。
Jefferies方面對記者表示,例如對新東方、好未來這類在線教育公司,在疫苗消息公布后,投資者對它們的評論褒貶不一。“但我們持積極態度,因為在線教育尤其是在線合并離線這類OMO的產品能為學生和家長提供獨特價值,即減少通勤時間、有更多分析工具、更容易轉換課程等。在我們完全從疫情中恢復過來后,這些獨特的價值仍將存在。”
此外,John Chou認為,家用電器需求仍將保持強勁,“當前的驅動因素是央行此前注入的大量流動性(較少是由于人們在家工作),這意味著,即使消費者在家工作的時間減少,預計家用電器和家庭改善周期仍能夠持續。”
當然,若疫苗真的得以順利推出,那么出口商以及前期跑輸的消費品公司將被提振。他稱:“對于一些此前落后的消費公司,投資者一般會避免投資。他們認為,如果疫情再次爆發,上述品牌的流動性和基本面的抗跌性會降低。因此,此前投資者紛紛買入流動性更強、電子商務方面表現強勁的公司。但現在隨著消除疫情的可能性增加,考慮到一些‘落后者’的價值,預計投資者會對它們更感興趣。”
控制風險,市場邏輯徹底轉變尚不成熟
不過,要說市場邏輯正式轉變還為時過早。經歷了11月9日的近200億元北上資金流入,10日資金明顯更趨謹慎,北上資金轉為凈流出。
“目前下結論還為時尚早。在節奏上,雖然輝瑞162b2疫苗臨床期的中期數據指向不錯,但是距離獲批上市還有一段時間,”上述外資投資經理對記者表示,此外,樣本的代表性存在瑕疵,核心數據尚未披露,使得這個疫苗候選者未來可能存在波折,“若預期過早注入,直接的結果就是怎么漲上去,還可能會跌回來,不是被基本面打敗,而是敗給了時間,對新冠疫苗相關標的是如此,對風險資產亦是如此。”
投行機構認為,醫藥的投資邏輯講究確定性,在今年疫情背景下,醫藥股在2~7月的大漲就說明,市場看重的是醫藥的確定性。10日的市場表現也說明了這一點,Wind資訊疫苗指數當日上午僅上漲0.74%,除了復星醫藥漲停外,漲幅第二高的西藏藥業僅有2.39%,而且14支成分股只有7支上漲。因此,機構預計,,只有到候選疫苗真的獲批上市,風險資產的投資邏輯才會被逆轉。
除了疫苗,就其他風險而言,施羅德經濟師Irene Lauro對記者表示,在美國大選沒有出現“藍潮”的情況下,預料未來在財政方面推出刺激方案的規模與力度將會驟降。由于權力移交將歷時數月,新的刺激方案似乎在明年第一季度完結之前都不會實行。對于持續受疫情影響的家庭來說,他們的財政缺口將因此延續,而來自家庭的需求亦將因此降低。對于企業來說,這或會讓他們擱置重新招聘的計劃,甚至增加削減職位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