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和制止互聯網平臺經濟領域壟斷行為 需加強反壟斷執法

發布時間:2020-11-11 10:53:28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11月10日,為預防和制止互聯網平臺經濟領域出現壟斷行為,降低行政執法和經營者合規成本,加強和改進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監管,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平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市場監管總局正式發布《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

黨的十九大以來多次要求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完善公平競爭制度,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尤其是要“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加強和改進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

我國反壟斷法于2008年8月1日生效。同時,互聯網領域存在一些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現象并有數起訴訟。最近幾年,不斷有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專家學者、媒體輿論等呼吁將以上現象正式公開立案調查、互聯網反壟斷監管落在實處,因為互聯網產業已經從2000年的創新萌芽階段進入互聯網巨頭時代,亟需加強反壟斷執法從而助力互聯網產業治理。

基于中國的市場規模以及監管部門對創新的支持,數字經濟在中國快速發展,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互聯網第二大國,各種新商業模式、新產業生態層出不窮,各個領域也都誕生了一些互聯網大型平臺企業。但是,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壯大,個別互聯網企業逐漸丟掉了初創時的互聯網精神與進步的價值觀,出現了一些競爭失序、虛假營銷、刷單炒信、個人信息泄露等現象,這些行為對用戶利益構成損害的問題須引起重視。

2019年8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指導意見要求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負責“制定出臺網絡交易監督管理有關規定,依法查處互聯網領域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限制交易、不正當競爭等違法行為,嚴禁平臺單邊簽訂排他性服務提供合同,保障平臺經濟相關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此外,指導意見還強調了要“聚焦平臺經濟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著力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此次《意見稿》針對突出存在的問題給出了規定。比如,針對多年以來備受爭議的平臺企業要求客戶“二選一”的現象,《意見稿》在第十五條“限定交易”中作出了具體的規定;對于許多網民較為反感的利用格式條款、彈窗、操作必經步驟等交易相對人無法選擇、更改、拒絕的方式的捆綁銷售,《意見稿》也作出了相應規定;基于大數據和算法,根據交易相對人的支付能力、消費偏好、使用習慣等,實行差異性交易價格等所謂的“殺熟”行為,也被列入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

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和創新成為過去二十年里尤為矚目的一個產業事件,這是由于鼓勵創新的環境給予了各種商業模式與生態成長的空間。但是,當各個領域陸續出現巨型平臺企業后,規范線上市場公平公正的競爭秩序就變得十分迫切。通過公平競爭審查以及嚴格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可以避免平臺企業壟斷行為影響市場創新,為更多的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土壤。所以,規范平臺經濟發展是要求企業增強守正創新意識,鼓勵更多創新活動。

加強反壟斷執法可以讓企業更好地預見合規風險,敬畏和擁抱市場競爭,避免因缺乏約束而濫用壟斷地位進行不當得利,進而削弱創新和競爭動力。當然,最重要的是,建立公開、透明、獨立、非歧視的反壟斷執法,可以更好地維護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現在,應推動《意見稿》落地為真正的法規,讓反壟斷法長出牙齒,讓執法者成為平臺經濟公平競爭的守護者,讓一個個涉嫌不正當競爭的輿論熱點成為有結論的案例,還市場一個公開、公平、公正、清明的環境。互聯網企業應該守正創新,遵紀守法,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讓平臺成為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賦能者。

關鍵詞: 互聯網平臺 壟斷行為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