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展格局給外企帶來很多新機遇 外企加大在華投資

發布時間:2020-11-10 10:59:58  |  來源:經濟日報  

今年以來,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中國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第三屆進博會上,“新發展格局”也成為外企高管口中的一個熱詞。

“中國內需潛力巨大,利好政策頻出,國內大循環孕育的市場潛力為外企在華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外企高管們普遍認為新發展格局給在華外企帶來了很多新機遇,都在思考如何適應新形勢,把新機遇抓得更牢。

經過40多年改革開放,許多在華外企早已深深融入中國市場,通過不斷加大投資,加強本地化發展,和中國市場建立了緊密的聯系。戴爾科技集團全球副總裁石峰表示,戴爾已經把生產、采購、研發、銷售和服務全產業鏈條都放在了中國。目前,戴爾絕大部分生產能力都在中國,在華有下游廠商數百家。

面對新階段、新格局,外企除了在中國市場加強投資,持續做大增量,也在調整優化發展策略,把存量盤活。

本屆進博會上,各參展企業展臺的簽約桌十分熱鬧。越來越多的外企通過與中國本土企業和各地政府加強合作,更好地融入中國市場。

施耐德電氣已經連續三年參加進博會,一個明顯變化就是“進博簽約”越來越多。去年簽約量超過首屆,今年的簽約量相比去年又增加超過50%。簽約覆蓋的行業也不斷擴展。今年,施耐德電氣還與8家業務合作伙伴一起參展,體現了其尋求與中國合作伙伴共同發展的經營理念。在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尹正看來,公司一直特別注重加強本土“朋友圈”,“共贏”模式是施耐德電氣在中國不斷發展壯大的一個重要“法寶”。

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因此,面對新發展格局,外企的機遇不僅在于國內大循環,也在于他們是連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紐帶。

正如波士頓科學大中華區總裁張珺所說,外企不但可以通過本土化的生產與運營完善本土供應鏈,打通內循環的技術堵點和供應鏈堵點,還可以通過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幫助中國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實現合作共贏。

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葛甘牛表示,國內國際雙循環將為外資銀行帶來更多機會,星展銀行一直不斷尋求深化與地區金融機構的合作關系,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促進境外企業“引進來”,還積極參與跨境人民幣支付,推動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

關鍵詞: 新發展格局 外企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