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塑料廢棄物呈快速增長趨勢 快遞包裝何時才能穿“綠衣”?

發布時間:2020-11-04 11:22:20  |  來源:廣東日報  

隨著“雙11”的提前啟動,快遞包裝問題再次成為關注熱點。電商的繁榮帶來了物流業的興盛,物流業的興盛又使包裝材料和快遞垃圾越來越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快遞業每年消耗的紙類廢棄物超過900萬噸,塑料廢棄物約180萬噸,并呈快速增長趨勢。

為應對快遞垃圾問題,今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快遞綠色包裝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部署中國快遞綠色包裝標準化工作。多地也在加快行動,紛紛出臺限塑時間表。比如,廣東提出到2022年底,全省快遞禁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

快遞包裝綠色化,首要問題是給包裹瘦身。因為只有從源頭上實現快遞包裝減量化、綠色化、可循環目標,才能提升快遞包裝全鏈條的綠色效益。在政策推進的同時,快遞和電商企業做了不少讓快遞“更綠更瘦”的努力。比如,通過壓縮包裝耗材的尺寸和面積,推動包裝減量化;加強綠色回收,提高快遞包裝的再利用率,等等。但受成本等因素影響,綠色包裝的推廣、應用和可循環使用等問題,仍舊是行業攻堅的一大難題。

其實,無論是為快遞綠色包裝立標準,還是明確限塑時間表、路線圖,都是通過硬約束推進快遞包裝綠色化、推動行業變革。隨著快遞綠色包裝標準體系不斷完善,快遞行業綠色發展更加有據可循。但光有硬約束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強動力”與“共參與”。

綠色發展,利國利民。推進快遞行業綠色發展,非一方之責,需多方協力。對于快遞企業而言,當前更緊要的是降成本,激發企業的內生動力,吸引更多企業主動布局綠色快遞。這需要加強技術攻關,進一步降低環保新材料成本,讓綠色包裝形成規模效益,吸引更多的企業進入這一領域。而綠色回收作為快遞包裝綠色化鏈條中的重要一環,離不開廣大用戶的參與支持。此外,有關部門還要逐步完善標準與法律政策協調配套的快遞綠色包裝治理體系,可以采取稅費減免等措施,鼓勵快遞公司、物流公司、再生資源利用企業加快綠色包裝、環保包裝的使用、回收、再利用。相信多方合力必能推動快遞包裝“更瘦更綠”。  (張冬梅)

關鍵詞: 塑料廢棄物 快遞包裝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