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注冊制 A股市場不再有“恢復上市”游戲規則

發布時間:2020-11-03 10:49:49  |  來源:第一財經  

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

11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實施方案》。會議指出,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

會議同時指出,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方向,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拓寬多元退出渠道,嚴格退市監管,完善常態化退出機制。要加快健全證券執法司法體制機制,加大對重大違法案件的查處懲治力度,夯實資本市場法治和誠信基礎,加強跨境監管執法協作,推動構建良好市場秩序。

而就在10月3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究部署金融系統貫徹落實工作。會議強調,要按照五中全會做出的戰略部署,扎實做好金融改革開放各項工作。其中也包括“增強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可以看到,目前資本市場的入口與出口兩端正在同步推動“深改”。

根據Wind資訊數據,截至目前,A股市場退市公司僅有124家。這僅占整個A股上市公司家數的3.05%。這意味著,目前A股市場仍面臨著退市率偏低、退市難的問題。

在退市的124家公司中,因連續三年以上虧損退市的有54家,占比近一半;因吸收合并退市的有35家;其他不符合掛牌情形的有21家;因私有化退市的有9家;因暫停上市后未披露定期報告的有5家。

按照時間線來看,A股市場強制退市案例主要集中出現在2002年、2004年、2005年、2019年,分別有7家、8家、10家、10家上市公司被強制退市,而2008年至2012年的四年期間,A股沒有一家公司被強制退市。

不過近兩年情況正在發生變化,市場化、常態化退市正加速形成,多元化退出渠道日益暢通,“優勝劣汰、有進有出”特征初顯,上市公司退市的情況相較之前增多。

2018年至今,已經退市的公司共有17家,其中,2018年5家公司退市,2019年10家公司退市,目前在2020年退市的有14家。強制退市成為主流,僅有2家公司因為吸收合并退市,剩余的27家公司退市原因為連續3年虧損、其他不符合掛牌的情形兩種。

2018年誕生了A股市場第一只面值退市股——中弘股份,自此之后因投資者用腳投票而退市的股票增加,2019年是面值退市爆發年,雛鷹退、華信退、印紀退、退市大控、神城A退、退市華業均因為“破面”被強制退市。其中,神城A退、退市華業摘牌時間在2020年。

此外,2019年出現了重大違法退市第一股——長生生物,從2018年7月陷入狂犬病疫苗造假案之后,長生生物遭遇子公司停產、實際控制人遭逮捕、因生產劣藥遭罰沒91億等系列危情。2019年10月8日,該股票被判退市,2019年11月27日,長生生物被摘牌。

2020年共有14家公司退市,僅有1家是因為連續三年虧損而退市,其余均是因為其他不符合掛牌情形退市,這其中包括面值退市、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等。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稱,未來退市公司數量會不斷增加,預計今年至少有20家公司退市,這個數量以后會逐年有所增加,最終形成退市的公司數量與IPO的數量大體保持一個相對均衡的狀態。

退市規則正在變化,注冊制之下的退市規則趨嚴也趨市場化。生效不久的新證券法以及剛落地的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均在退市機制方面進行了優化。

今年3月1日生效的新證券法,首次廢除了“暫停上市”,這就意味著A股市場不再有“恢復上市”的游戲規則。同時,授權交易所制定退市相關業務規則。

4月27日,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啟幕。與科創板一樣,創業板新退市規則也從交易類、財務類、規范類、重大違法四個方面進行了強制退市規定,設置了退市風險警示暨*ST制度,并根據風險程度差異優化各類退市情形的風險提示公告披露時點和頻次。

在這之前,退市制度也經過了多輪改革。我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從2001年正式開始推行,當時是建立了以凈利潤為核心的退市標準,明確了風險警示、暫停上市、終止上市的主要環節。

2012年,兩市交易所對退市制度進行了較大力度的完善,其中提出,連續三年凈資產為負,或者連續三年營業收入低于1000萬元,或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股票面值的公司應終止上市。首次推出面值退市指標。

2014年10月份,證監會出臺《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嚴退市新規”,增加了對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等重大違法公司強制退市制度。

2018年3月2日,證監會宣布就修改《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公開征求意見。修改內容之一是強化滬深證券交易所對重大違法公司實施強制退市的決策主體責任。

董登新認為,未來退市制度的改革應該與注冊制改革相匹配,而注冊制的包容性越強,那么市場的監管就會越嚴厲,同時,退市制度的淘汰機制會更高效、更具威懾力,從而發揮優勝劣汰、資源配置的功能,實現進出有序,重塑A股市場投資理念和投資生態。(黃思瑜)

關鍵詞: A股市場 注冊制 恢復上市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