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打造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 促進都市圈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發布時間:2020-10-29 11:18:21  |  來源:經濟日報  

河南省委、省政府堅持將鄭州都市圈作為支撐引領中原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增長極,以完善規劃體系為引領、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抓手、以交通互聯互通為先導、以產業分工協作為關鍵、以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為保障,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

鄭州從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科技創新發展、城鎮化發展和文化引領發展著手,協同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共同推進鄭州都市圈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打造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

日前,河南鄭許市域鐵路許昌段開始鋪軌,該鐵路南端以京廣高鐵許昌東站為起點,貫穿中原城市群鄭州—許昌產業帶核心區域,最終進入鄭州機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

近年來,河南省委、省政府堅持將鄭州都市圈作為支撐引領中原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增長極,以完善規劃體系為引領、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抓手、以交通互聯互通為先導、以產業分工協作為關鍵、以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為保障,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

自印發《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2018-2035年)》以來,河南陸續審議通過《都市圈建設領導小組工作規則》《2020年鄭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工作要點》等5個文件,堅持以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為龍頭,協同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共同推進鄭州都市圈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以支撐引領鄭州都市圈一體化、國際化發展為目標,加強與周邊城市聯動發展,打造國家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鄭州市副市長吳福民介紹,鄭州正在從著力打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科技創新發展、城鎮化發展和文化引領發展5個新優勢入手,努力把鄭州都市圈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都市圈。

區域交通一體成型

為發揮綜合交通體系在鄭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中的先行作用,突出核心帶動,河南對鄭州機場至鄭州南站城際鐵路、鄭開城際延長線、鄭州至許昌市域鐵路等項目建設再次提速,并進一步加密鄭開、鄭焦、鄭機城際開行車次,建成了開港大道、許港大道等一批城際快速通道。

推進交通互聯互通是都市圈發展的基礎,河南著力強化鄭州國際門戶樞紐功能,提升輻射帶動能力,以增強都市圈基礎設施連接性、貫通性為重點,織密網絡、優化方式、暢通機制,積極構建外暢內聯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

“國道234焦滎黃河大橋建成,太焦鐵路年底通車,正在推進國道207孟鞏黃河大橋、焦溫快速通道南延黃河大橋等項目。”焦作市市長徐衣顯介紹,焦作在融入鄭州都市圈上邁出堅實步伐,謀劃的“鄭州市區—嵩山—陳家溝—嘉應觀—焦作市區—云臺山”新的東、中、西三線軌道交通,正加快構建鄭焦現代綜合交通體系。

同時,河南正研究制定支持鄭開同城化發展的政策措施,啟動編制鄭開同城化發展規劃,按照“推進鄭州與開封同城化,引領中原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探索設立鄭開同城化發展先行示范區,創新規劃、土地、要素、財稅、公共服務等領域同城化發展,為鄭開同城化發展探索路徑。

產業發展統籌推進

“圍繞構建錯位競爭、有序發展的都市圈產業協同發展體系,加快飛地經濟發展,建立飛入地與飛出地財稅分成、利益共享機制。”河南省發展改革委主任何雄介紹,河南推動資源要素跨區域整合和優化配置,以跨區域線性基礎設施工程和產業園區開發為重點,實施鄭開雙創走廊、開港、許港等重點產業帶工程,加快打通鄭開科學大道、開港大道等產業帶主軸線,抓好鄭州龍子湖智慧島智慧化工程、白沙科學谷綜合開發等沿線產業功能區建設。

以重點產業走廊為主體,河南圍繞下一代信息網絡、汽車整車制造及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生物醫藥、大數據等重點產業,加快推進產業鏈高端化、現代化、完整化。

“持續補鏈、延鏈、強鏈,不斷提升產業鏈水平,力爭通過3年至5年的努力,打造6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目前智能電力裝備產業集群已達千億元級,節能環保產業集群納入第一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許昌市常務副市長趙文峰說,許昌把鄭許一體化發展作為龍頭工程,堅持立足許昌、對接空港、發揮優勢、錯位發展,積極融入鄭州都市圈建設。

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創新鏈提升產業鏈,新鄉市以創新平臺、孵化器、加速器、專業園區“一臺兩器一園”的“121”模式,推進13個先進制造業專業園區建設,以營業收入增速連續3年保持25%以上的迅猛態勢融入鄭州都市圈。“推進鄭新高新技術產業帶、沿黃綠色產業帶建設,構建鄭新一體化產業架構,推動鄭新產業既有垂直分工,又有水平分工,實現錯位布局、融合發展。”新鄉市市長王登喜介紹,新鄉從優化創新布局、提升創新能力、搶占創新高地、培育創新生態4個方面入手加快創新驅動發展。

“近年來,開封以納入鄭州都市圈的鄭汴港核心引擎區為契機,不斷強化文化休閑與國際交往功能,大都市圈的特色服務中心正在逐步形成。”開封市市長高建軍介紹,開封提出要打造黃河岸邊的世界歷史文化名都,建設鄭州都市圈的文化中心。

生態環境協同治理

以沿黃地區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為牽引,以統籌推進五大生態系統建設和建立健全生態環境協同建設保護機制為抓手,河南印發《鄭州都市圈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20-2035年)》,加快構建與鄭州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生態環境支撐保障體系,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不斷優化都市圈內水資源統籌配置。

“為持續改善都市圈生態環境質量,河南啟動了鄭州花園口、開封黃河大堤等4條黃河生態廊道示范段建設和西霞院水利樞紐及輸水灌區、小浪底南岸灌區、趙口引黃灌區二期等水資源調配工程,以靜脈產業園建設為抓手,統籌優化調整都市圈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布局。”何雄說。

“下好生態保護先手棋,焦作貫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堅持治、建、調并舉,全面提升環境治理能力和生態建設水平。”徐衣顯說,焦作把握區域協調發展、聯動發展大勢,提出并推動云臺山、嵩山聯動,著力建設區域生態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帶。形成優勢互補區域協調示范區,進一步完善黃河、森林、綠地、濕地等生態屏障,共建美麗生態,打造都市圈生態文明示范區,真正讓美成為鄭州都市圈西部的鮮明特征。

河南緊緊抓住重大項目建設促投資穩增長的牛鼻子,擴大有效投資,按照可開工、能見效、強支撐的原則,謀劃實施包括黃河鯤鵬服務器及PC機許昌生產基地、焦作蠻蠻云大數據產業園、河南省檢驗檢測產業園等在內的2020年鄭州都市圈建設“十大重點工程”,力爭全年完成投資980億元以上;河南還通過支持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高等院校開展課程互選、學分互認等方式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并加強都市圈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探索建立區域信用一體化示范區,促進都市圈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楊子佩)

關鍵詞: 都市圈公共服務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