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四季度,行業迎來傳統旺季,煤炭價格回升至高位,但業內預計,當前煤炭價格回升較快,后期供應加大的背景下,四季度煤炭價格或出現回調。那么,煤炭企業能否“回血”,全年業績是否還有轉機?
價降量減,盈利能力下降
今年以來,受到諸多因素影響,煤炭市場經歷了“先抑后揚”的局面。
首先受到疫情沖擊,整個煤炭產業鏈利潤被壓縮,煤炭價格于今年4月份創下近3年的新低,疊加國內煤炭行業治理整頓背景下,產能受到管控,煤炭市場產量價格齊下跌。
從當前已發布三季報的煤炭企業業績來看,西山煤電今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16.02億元,同比下降11.33%;兗州煤業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18.52%,至56.9億元;昊華能源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凈利大降82.83%,至1.03億元;安源煤業今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虧損2.25億元。
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數據,今年1~10月份,煤炭市場現貨煤價大幅波動,秦皇島港5500大卡下水煤中長期合同價格平均540元/噸,同比下降15元/噸。根據中信證券對22家煤炭上市公司2020年半年報的統計,平均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21%,刷新行業近年來的年度最大跌幅。
“不過三季度國內焦炭進口收緊,且需求較好,煤價已經開始回升。”中信證券研究員唐倩分析稱,由于四季度是傳統旺季,且臨近年底環保、安全檢查仍會較嚴格等因素,煤礦產量提升幅度有限,且目前看不到進口大幅放松的可能,總體供應偏緊的格局難以明顯扭轉,煤價或維持高位震蕩格局。
唐倩預計,2020年前三季度主流煤炭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中值為12%左右,行業整體盈利水平較上半年有所“回暖”。
煤價何處去
進入四季度,行業迎來傳統旺季。
鋼之家網站副總經理、高級分析師陳艷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對于當前焦煤、焦炭市場來說,一方面應該關注壓減有效產能的部分,另一方面還應關注新投產的變化情況。
10月以來,焦炭期貨主力合約突破2000元/噸關口,于10月23日躍升至2150元/噸上方,創下自2019年8月以來的最高價格。焦煤期貨主力合約最高漲至1373元/噸,也創下近一年來的新高。
“今年疫情影響下,國內焦煤和進口焦煤出現非常大的價差,進口焦煤價格優勢明顯,近期焦炭價格連續提升就緣于階段性供應偏緊,后續價格可能還會再有上漲。” 陳艷分析稱,“不過,澳煤進口收緊只是階段性造成供應偏緊的因素。”
目前“去產能”政策帶來的焦炭供應缺口是321萬噸。而從需求角度看,鋼材產量增加導致焦炭需求增加,導致需求凈增加1134萬噸。不過,隨著海外鋼廠高爐的復產,國內外需求的同步增長將帶動焦炭出口增多,預計焦炭四季度利潤較好,全球焦炭供需將呈現平衡偏緊局面。價格方面,王漢雙預計四季度焦炭價格總體將呈現震蕩偏強走勢。(齊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