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看好中國市場 并搶抓中國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帶來的機遇

發布時間:2020-10-20 13:33:54  |  來源:國際商報  

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發布了中國營商環境評價領域的首部國家報告《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報告顯示,中國優化營商環境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市場準入不斷放寬,公平公正監管不斷強化,便民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營商環境的不斷改善讓更多外資企業看好中國市場,并積極搶抓中國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帶來的機遇。

企業積極參與

中國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目前,中國是二十國集團成員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成員,其中少不了外資企業的貢獻。

這一觀點從中國的吸引外資數據中可見一斑1-9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7188.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2%(折合1032.6億美元,同比增長2.5%;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中國今年以來實際使用外資首次實現人民幣、美元累計指標雙轉正。

數據還顯示,截至9月末,共有870家境外機構主體入市,其中460家通過直接投資渠道入市,589家通過債券通渠道入市,179家同時通過兩個渠道入市。

隨著中國經濟在全球率先恢復增長,外資企業對中國市場愈發重視。蔡司中國首席運營官謝磊對國際商報記者說,中國是蔡司集團在亞太地區最大、也是增長最快的市場,是蔡司全球市場的重心。蔡司集團非常重視在中國市場的長足發展,并將結合中國市場需求積極拓展合作領域,投入更多的資源與努力。

今年以來,即使在疫情帶來諸多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施耐德電氣中國研發投入仍比2019年增長15%。2017-2019年,施耐德電氣中國研發投入增長了50%。

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尹正說:“中國市場的吸引力不僅僅在于市場規模,更在于創新。中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消費市場,除了能推動新的商業模式形成之外,也會促進技術創新的加速,相信中國有望成為創新的中心。”

在聯合國貿發會議經濟事務高級官員梁國勇看來,外資是“雙循環”的重要參與者,也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經濟活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組成部分,未來不能忽略外資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意義和重要性。

持續擴大開放

“中國產業鏈的韌性、消費的潛力、開放的不斷擴大,是外資企業看中中國市場的原因。”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趙蓓文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分析,中國疫情防控有力支持了產業鏈迅速復工復產,同時中國國內產業鏈上下游相對比較齊全、集聚,中國的產業鏈在這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中經受住了考驗,為全球企業提供了一個“避風港”。

此外,外資積極參與“雙循環”還受市場驅動,看好中國規模巨大且處于不斷升級的工業品和消費品市場,他們希望通過服務中國本地需求來擴大全球市場份額。

趙蓓文還提及,今年以來,中國出臺了多項穩外資政策,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保證公平的市場競爭,鼓勵外資企業繼續留在中國發展。尤其是近日出臺的《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工作辦法》讓外資企業更加看好中國的營商環境。

但是,整個國際環境包括世界經濟增長的走勢仍然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因此,趙蓓文強調,后續穩外資的措施仍然要把重心放在穩定投資者信心方面,包括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政策透明度,提高政府各職能部門的工作效率,通過制度創新進一步實施對外開放。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要推進高質量、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就必須推進制度和規則層面的開放,比如在推行負面清單、市場準入制度方面,在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在把外資引進來方面,要通過減費降稅、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等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對外資的吸引力。(白舒婕)

關鍵詞: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