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攻動能減弱,反彈速度放緩后,周三大盤開始出現回調。滬指當日低開震蕩,盤中反彈無力,午后跌幅有所擴大。深成指全日走勢同滬指相仿,低開低走且跌幅高于滬指。截至收盤,滬指報收3340.78點,下跌0.56%;深成指報收 13691.04點,下跌0.78%;創業板指報收2764.24點,下跌0.74%。兩市成交量繼續小幅萎縮。
盤面上,風能、化纖、紡織服裝、特高壓等板塊逆勢反彈。旅游、豬肉、云科技、芯片等板塊則處在跌幅榜前列。個股方面,隨著大盤調整的出現,個股出現大范圍回落。兩市共36股封死漲停板,同時有4股跌停。
國慶長假后的市場表現搶眼,連續兩日跳空上行,資金回歸熱情回升,普漲之下風險偏好開始提升。但隨即而來的部分利空以及震蕩整理,也讓很多投資者產生了疑惑。巨豐財經表示,一方面,市場出現“天地板”殺跌;另一方面,部分個股閃崩不斷。和這些閃崩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國慶節后三季報概念股表現強 勢 。 市 場 的 一 “ 冷 ” 一“熱”,其實已經在告訴我們,對于業績的關注度開始提升,而資金也會對業績預期良好的標的重點跟蹤。與此同時,如果估值和業績不匹配,即便是此前漲幅良好的個股,也要注意短期的回落。尤其是此前股價大漲但沒有出現過調整的,要隨時注意殺跌的出現。
雖然大盤在連續反彈后出現震蕩,但業內普遍認為市場向好趨勢不改。巨豐財經指出,在市場基本面以及流動性支撐下,A股向好趨勢的邏輯沒有發生改變。而節后政策加碼以及資金傾向生變背景下,更多需要關注基本面改善的機會。特別是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頂層設計預期下,市場向好的支撐力量在加強,投資者要開始改變投資思路和固定思維。所以,短期的震蕩依舊不改長期的向好,節前低吸以及加倉的還可繼續觀望,而節前沒有“上車”的,此時或是比較好的低吸時機。
短線來看,成交量未能有效放大依舊是制約行情發展的關鍵所在。源達投顧表示,周三滬指低開后開啟窄幅震蕩,成交量小幅萎縮,指數在經歷連續上漲后開始回踩,5日均線上穿30日均線,短期均線開始重新排列,有望重新形成多頭趨勢;KDJ指標高位鈍化,MACD指標紅柱拉長。上方中期均線壓力依然明顯,指數無量難上漲,后期依然要重點關注成交量的變化。整體來看,面對歐美股市全面收跌,A股則出現小幅調整,且國內經濟復蘇強勁,十月份及接下來A股的中長期走勢或延續震蕩上行的節奏。操作層面上,市場進入局部行情中,投資者要審時度勢控制倉位,可圍繞“十四五”規劃方向,積極關注新能源、疫苗、績優股等階段性投資機會。(林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