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際經濟形勢錯綜復雜,疫情給全球經濟造成了巨大沖擊,中國汽車出口貿易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1至9月,中國汽車(包括底盤)出口量70.9萬輛,比去年同期減少23.2%,出口金額752.7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減少8.2%。2020年1至9月,汽車零配件出口金額2748.8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減少11.3%。總體看2020年中國汽車出口承受了較大下行壓力。
近日,由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分會主辦的2020中國汽車出口形勢分析暨汽車分會工作年會在長春召開,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會長張鈺晶出席并致辭,會議由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秘書長郭奎龍主持。來自一汽、東風、中汽進出口、重汽、奇瑞、江淮、長城、宇通、吉利、上汽等理事單位及會員企業代表近70余人參會,與會代表就中國汽車出口企業如何走出當前困境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展開了討論,并提出了新的發展方向。
從海關數據統計看,2019年對于中國汽車行業來說,是負重前行的一年。汽車整車出口總額162.09億美元,同比增長3.4%。其中墨西哥市場以10.59億美元列第一位,同比增長1.5%;沙特以9.84億美元位居第二位,同比增長109.8%。全年整車出口數量為101.2萬輛。
在疫情不斷蔓延、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發酵、逆全球化有所抬頭、世界汽車市場整體下滑的復雜背景下,2020年中國汽車出口承受了較大下行壓力。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中國整車出口額為79.78億美元,同比下降12.3%;出口整車51.89萬輛,同比下滑25.9%。國別市場方面,沙特以9.54億美元位居第一位,同比大幅增長90.6%,部分車企在沙特的表現可圈可點;美國以3.99億美元位居第二位,同比下降28.5%。
雖然中國汽車出口形勢嚴峻,但亮點依然存在。“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對歐洲出口實現了翻四番的成績,這說明在逆勢之下,我們的企業依然在探尋自主品牌突圍之路。”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分會秘書長孫曉紅表示。
談及存在的一些問題,孫曉紅認為“也是不容回避的”,包括核心技術競爭力較弱、海外金融支持力度不足、配套售后服務體系不夠健全等在內的一些問題均成為影響和制約中國汽車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
面對嚴峻的出口形勢,中國汽車出口企業如何能夠搶占國際市場,孫曉紅認為:第一,要系統、深入地分析、研判目前國際市場的變化趨勢。強化傳統市場,布局新興市場,采取和而不同、有的放矢的營銷策略。第二,要加強對以“新四化”為代表的,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技術的跟蹤和研發。第三,要立足長遠,謀劃當下。敏銳洞察國際政治經濟走勢,理性看待疫情給產業鏈布局帶來的后續影響,關注供應鏈安全、產業戰略安全。第四,打鐵還需自身硬。參與全球汽車市場競爭,最終還要靠過硬的產品和服務,以及國際化的思維和運作模式,練好內功是自主品牌的必修課。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閆鋒在會上表示,從國際化產業鏈布局方面來看,目前中國汽車“走出去”仍處于探索性的初期階段。應按照先貿易后投資,品牌先行,當地運營,乘商協同,組建聯盟,打造生態的總體原則,實現核心市場布局和關鍵市場貿易的長足進步。
會上,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分會秘書處回顧了過去一年的工作內容和亮點,特別是在完善分會服務體系,配合政府調研方面取得的成績。在形勢分析方面,重點就后疫情時代全球汽車市場趨勢和特征、歐洲市場電動化快速崛起等因素對汽車出口工作的影響進行了分析;重點關注了部分國家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問題,并提出合理的應對舉措和政策建議。談及未來一年工作計劃,汽車分會秘書處表示將重點做好三項工作:一是完善信息服務職能,為汽車行業對外貿易與投資提供公共化及定制化服務,滿足差異化需求;二是關注行業新四化動態,利用新能源先發優勢,推動中國汽車走向中高端市場;三是做好深度調研與組織協調,推進行業自律,制定團體標準。
此外,孫曉紅強調,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分會是汽車行業企業溝通交流的平臺,汽車分會將與各會員企業建立更為密切的溝通、聯絡、互動機制,商會將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渠道優勢,為汽車企業的國際經營提供全方位服務。(劉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