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跨境投資活動斷崖式崩塌 拖累美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長

發布時間:2020-10-13 14:26:25  |  來源:國際商報  

10月6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8月貿易逆差躍升5.9%至671億美元,為2006年8月以來最高水平。分析認為,貿易逆差飆升可能拖累美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美國想僅通過提高關稅和圍合打壓中國制造業這樣的政策,無法解決其貿易失衡的內在問題。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經濟目標是“將制造業帶回美國”,但這些制造企業曲線轉移,去了墨西哥和越南、印度,就是沒去美國。最明顯的例子是,特朗普希望蘋果公司在中國的制造企業轉移到美國本土,但蘋果總裁庫克不想這么干,因為如果這么干蘋果不賺錢。因此蘋果將8個代工廠集體從中國遷至印度。目前雖然蘋果整機制造企業逐漸從中國遷走了,但零配件還得從中國進口。印度全國電子協會(AIEA)西區總裁米特什指出,印度電子行業高度依賴中國,約有80%到90%的電子零部件直接或間接來自中國。

除了中美貿易爭端,今年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也使跨國公司意識到供應鏈單一化的潛在風險,蘋果等公司開始計劃在中國之外部署備用供應鏈。據報道,臺積電、富士康、和碩等蘋果供應商均遭到施壓,要求其將15%至30%的生產業務搬出中國,轉移到越南、泰國、印度等東南亞國家。特別是包括蘋果供應商在內的一些美國科技公司,要求其亞洲合作伙伴加強促進未來幾年的供應多元化計劃。

一邊是美國打壓,一邊是印度拉攏。為進一步促進電子零配件企業轉移到印度,印度最近頒布的一項措施要求,自10月起印度將正式調高多項電子產品零組件的關稅,其中包括已經推遲1年半的面板(顯示屏)關稅,主要目的是想要刺激外國投資者在當地生產面板,實現100%印度制造。而且今年來,印度拋出了5000億盧比(約合448億元人民幣)補貼和土地優惠計劃,吸引不少外國投資者前去投資。其中,蘋果、三星紛紛承諾未來5年內將在印度各地生產500億美元手機產品。鴻海、和碩、緯創等蘋果供應商預計將因此在印投資近9億美元(約合61.3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在印度電子零部件尚未提高關稅時,蘋果供應商們就已計劃在印度大幅投資。

所以美國商品項下的貿易逆差是其內在經濟結構性問題所致,如果美國減少了對中國的逆差,那么將增加對其他地區的貿易逆差。最鮮明的數據是,2019年美國對墨西哥和越南的貿易逆差分別為1017億美元、469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26.2%、34.7%。墨西哥離美國近,一般運輸半徑比較短的,像汽車、鋼鐵、化工等重工業商品,都轉移到了墨西哥。越南離中國近,尤其跟珠三角在一個交通圈內,上下游聯系緊密,像電子、紡織等輕工業,都轉移到了越南。這些轉移出中國的制造業,兜著圈子就是不愿直接到美國辦廠,是因為美國目前缺乏承接制造業所需的產業鏈配套、大量熟練的產業勞工等問題。

不過,中國看到全球產業鏈去中心化、加強多元化的重組變化,適時提出針對性的雙循環戰略舉措,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中國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意味著中國將更充分發揮國內市場規模的優勢,優先擴大內需,實現更多關鍵技術突破以擺脫對國外的依賴,并為那些愿意抓住中國發展機遇的人提供更多機會。

這樣的機遇,相信一些跨國企業抓了。今年以來,即使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國際商務交流紛紛停擺之際,中國吸收外商投資仍取得逆勢增長。以美元計,中國7、8月實際使用FDI同比分別增長12.2%和15%。相比之下,全球跨境投資活動則是斷崖式崩塌。根據近期上海美國商會2020年的調查中,近半數受訪企業表示其2019年在華營收增長高于其在全球的營收增長,七成受訪企業表示不會將生產環節遷出中國。我們應該看到,以中國龐大的市場規模和完整的制造產業鏈的優勢,即使在全球產業鏈面臨重組的大環境下,未來全球產業鏈的調整在中國將有進有出,不僅要看到原有產業鏈的遷出,也要看到新產業鏈的進入。(路 虹)

關鍵詞: 全球跨境投資活動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