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期貨市場運行良好 助推蘋果產業轉型升級

發布時間:2020-09-30 08:01:00  |  來源:期貨日報  

近日,由鄭商所、威海市文登區人民政府主辦,魯證期貨承辦的“穩企安農 護航實體”——蘋果期貨助力脫貧攻堅(威海)論壇圓滿結束。本次論壇旨在挖掘文登區資源和產業優勢,利用期貨市場、“保險+期貨”等方式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更好地為實體企業、貧困村莊提供綜合性風險管理服務。

蘋果期貨市場運行良好

鄭商所相關負責人在論壇上表示,蘋果期貨上市近3年來,市場運行良好,目前日均成交量27萬手,日均持倉量15萬手。產業客戶參與積極性較高,法人客戶數不斷增加,由2018年年初的1300家增至目前的9300家。此外,蘋果期貨總交割量達到16120噸,其中通過倉庫倉單交割數量為5140噸,車船板交割數量為10980噸。

“總的來說,蘋果期貨的上市為產業帶來了四個方面的變化:價格發現效率提升,產業主體決策有據可依;提供風險管理工具,為產業保駕護航;標準化意識逐步增強,引導產業有序發展;積極試點‘保險+期貨”,穩定果農收入。”上述負責人說。

具體來看,期貨盤面價格不僅能匯集市場信息,提高價格發現效率,通過形成公開透明價格還能為產業主體決策提供依據。期貨價格已成為實體企業有效的遠期價格指導和避險工具,使企業能夠主動應對市場供需變化,規避價格波動風險。實體企業通過參與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或者利用場外期權等多元金融工具,還能規避市場風險及提前鎖定現貨利潤。

另外,蘋果期貨交割明確相應指標并嚴格執行交割標準,為產業引入了標準化分級的理念,引導果農提高管理水平。標準化分類的蘋果價格更高,可以增加種植收益,倒逼果農在種植、采后處理環節更精細化、標準化。

“農產品價格波動給農民收益帶來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增加了農業生產決策和融資的難度,使農業生產效率低下,從而影響農業穩定發展。‘保險+期貨’實質是利用衍生品市場分散風險的新型農業保險,是期貨業攜手保險機構發揮各自風險管理優勢推出的一項金融創新。”魯證資本相關人士表示,“保險+期貨”與傳統保險定價的區別是以期貨價格為基礎,既避免了采集統計現貨數據缺乏時效、不連續以及主觀性,又通過保險與期貨市場的連接,使風險得以對沖。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近年來“保險+期貨”穩步擴大試點規模及覆蓋范圍,在助力脫貧攻堅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其中,2018年、2019年共開展了11個蘋果試點項目,承保蘋果現貨規模達10.3萬噸,覆蓋陜西、甘肅、山西三大蘋果主產區的10個國家級貧困縣,涉及農戶1.6萬戶,賠付資金達4846萬,戶均賠付3000余元,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據鄭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試點規模進一步擴大,形式也更加豐富,“保險+期貨”項目開展了3個全覆蓋(陜西延長、富縣,甘肅靜寧)和5個分散試點,同時增加了5個“農民合作社+場外期權”試點項目。

助推蘋果產業轉型升級

作為全球首個鮮果期貨,蘋果期貨上市對我國期貨行業發展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深刻影響著蘋果產業的轉型發展。魯證期貨副總經理裴英健在論壇上表示,山東尤其是文登區所在的威海、煙臺地區是蘋果的主產區。近年來,由于市場價格波動劇烈,蘋果產業鏈上的果農和企業風險加大。“蘋果期貨的推出,可以幫助蘋果產業鏈利用其價格發現功能,合理制訂生產經營計劃,有效調節市場供求,抑制價格異常波動;同時,還可以利用期貨市場規避風險,切實增加果農收入,保護種植積極性,有效促進蘋果產業的健康發展。

據介紹,今年6月,鄭商所公布的全國16個蘋果期貨交割廠庫中,有6個在山東省,并且全部集中在煙臺、威海地區,體現了煙臺、威海地區蘋果產業的優勢,山東也成為蘋果期貨交割庫數量最多的省份。

“目前,蘋果產業已成為文登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威海市文登區委常委、副區長王愛林在論壇上介紹,全區蘋果種植面積17.1萬畝,年產量19.1萬噸,產值6.5億元。文登蘋果先后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全國100個最具影響力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稱號等榮譽。今年成功爭取到國家蘋果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總投資達1.6億元,中央資金近6000萬元,計劃用3年時間完成2萬畝老果園改良、1萬畝現代果園建設,增加2萬噸倉儲物流能力,進一步助推文登區蘋果產業提檔升級。(鄔夢雯)

關鍵詞: 蘋果期貨 蘋果產業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