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微企業太難了!看這三位銀行行長想了什么辦法

發布時間:2020-09-21 07:34:27  |  來源:人民日報  

今年以來,新冠疫情對社會經濟運行帶來嚴峻考驗,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受到嚴重影響,銀行能做什么?在9月17日舉辦的第260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民生銀行行長鄭萬春、浙商銀行行長徐仁艷、浙江泰隆商業銀行行長王官明分別介紹了各自銀行支持民營企業經濟發展相關情況。

鄭萬春:2020年是民生銀行的小微企業特別服務年

鄭萬春介紹,針對廣大小微企業群體,民生銀行將2020年定為“小微金融特別服務年”,大力開展以‘彼此相連’為主題的專項服務活動,切實推進小微信貸“增量擴面、提質降本”。一方面,對小微企業給予特別的融資和讓利支持;一方面對小微企業出臺特別的產品和服務組合;同時,對小微企業給予特別的關懷為其發展賦能。

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民生銀行民營企業貸款余額15,842.3億元,比年初增長792.7億元,較去年同期比增加8.2%;2020年前8個月,累計發放民企貸款10,985億元。

民生銀行是如何實現這一增長呢?鄭萬春表示,民生銀行堅持民企戰略不動搖,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和商業模式,建立了覆蓋小微、中小、大中型以及生態鏈企業的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塑造了服務民企的品牌特色和先發優勢。

今年1-8月,民生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投放3654.6億元,同比增加398.6億元、增幅12.24%;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4305.9億元,比年初增長263.6億元、同比增長363.4億元,占全行貸款比重為11.58%。

徐仁艷:浙商銀行平臺化服務助力民營經濟發展

在徐仁艷看來,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金融創新“不接地氣”。浙商銀行因此跳出傳統思維和信貸投放模式,面對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新趨勢和客戶價值創造新需求,以“兩最”總目標為引領,全面實施平臺化服務戰略,打造“科技+金融+行業+客戶”的綜合服務平臺;不斷提升線上化、平臺化、場景化、數字化金融服務能力,探索特色化、差異化的服務民營經濟之路。

統計顯示,該行創新打造的池化融資、易企銀、應收款鏈等平臺化服務模式,已為4.4萬家企業合計提供融資余額3300多億元。通過平臺化服務,幫助企業盤活沉淀資產,增強流動性,減少外部負債,節省利息支出,實現“降杠桿、降成本、增效益”。

截至6月末,浙商銀行民營企業貸款余額6200多億元,較年初增長10.42%,高于各項貸款增速,占全部企業貸款余額的63.54%。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800多億元,占全部貸款的16.71%,占比已連續多年位列全國性銀行首位;上半年為民企創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的數量、規模均居銀行間市場第一,并實現債券發行掛鉤LPR定價,幫助發債民企降低融資成本超過1個百分點。

王官明:泰隆銀行“裸費裸利”為小微企業減費讓利

王官明介紹,浙江泰隆商業銀行主動聯系貸款到期企業,通過無還本續貸產品“接力貸”及T+0無縫續貸服務“預審批”,降低小微企業財務成本和籌資壓力。截至8月末,累計為符合條件的1.8萬多家小微企業辦理了延期還本付息,金額約111.7億元,占同期到期貸款的48.9%。

此外,浙江泰隆商業銀行長期實行“裸費裸利”政策,持續推進小微企業減費讓利,近六年累計減免手續費近14億元。

特別是在疫情暴發后,泰隆銀行,主動把國家對小微金融的優惠政策紅利反哺企業,針對受疫情影響較重的行業和企業給予利息減免優惠,共惠及小微企業1.1萬戶、貸款余額205.4億元,減免利息1400余萬元。同時,進一步降低小微貸款定價水平,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在去年下降66個BP的基礎上,今年8月比去年12月又下降了75個BP。(賀霞唐曉蓉)

關鍵詞: 小微企業 銀行行長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