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經濟復蘇邏輯主導資本市場 股債性價比恢復到正常水平

發布時間:2020-09-18 08:16:19  |  來源:東海期貨  

年初受疫情拖累經濟下滑,1—2月的“最嚴物理隔離”使得終端需求、生產等主要經濟數據大跌,一季度資本市場呈現債強股弱的格局。二季度經濟復蘇邏輯主導資本市場,流動性寬松,股強債弱。三季度以來,宏觀不確定性增加,市場觀望情緒濃郁。目前來看,經濟復蘇斜率難超預期,專項債發行接近尾聲,美國大選臨近,期債配置價值顯現,期指延續振蕩走勢。

從經濟增長驅動來看,8月我國經濟總量延續修復,三駕馬車均有改善。但隨著環比基數的抬升以及逆周期政策力度的弱化,經濟復蘇斜率難超預期。在消費方面,汽車消費帶動消費增速轉正,必須消費增速趨穩,可選消費增速大幅改善。整體來看,消費者信心指數仍然偏低,居民消費增速或難超預期。在投資方面,8月房企融資邊際收緊,資金來源更多依靠預付款和個人按揭貸款房。在房地產“三線四檔”新規指導下,8月地產新開工面積大幅放緩,將對房地產投資帶來一定的利空。在基建投資方面,考慮到項目釋放的季節性因素,5—6月開始直到下半年基建項目偏多,一般拿項目后開工的材料集中使用期在2—3個月左右,基建投資對需求端仍有支撐。

出口方面,8月受益于海外消費需求修復,出口增速延續修復。短期需關注歐美后續刺激計劃的落地,以及全球經濟復蘇力度能否繼續推進需求端的改善,從而對我國出口帶來正向作用。進口方面,8月國內需求穩步恢復,受洪澇臺風等自然災害影響,生產恢復放緩,拖累進口增速。短期來看,隨著自然災害及消費淡季消退,生產端特別是建筑鏈條重拾景氣,對進口增速有所支撐。整體來看,經濟復蘇預期已經體現在資產價格中,短期難有超預期表現,經濟復蘇邏輯對資產價格的影響有所淡化。

從流動性驅動來看,8月新增政府專項債發行1.38萬億元,為應對地方債發行帶來的流動性壓力,當月公開市場凈投放資金6500億元,凈投放量創年內新高。考慮到9月、10月還剩約8500億元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有待發行,結合10月節假日因素,預計9月專項債發行規模略高于10月,或在5000億元規模左右,供給壓力仍大。步入10月后,流動性跨季壓力消除,專項債發行額度顯著下降,流動性的改善或對股債走勢帶來一定支撐。

從事件驅動來看,美國大選步入最后階段,或取代疫情成為新的風險點。中美關系、地緣政治緊張或將出現反復,將在一定程度上抬高市場的風險偏好,避險情緒將提振期債走勢。

整體來看,經濟復蘇邏輯對資產價格的影響有所淡化,股債性價比指標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雖然受到供給、流動性的影響期債處在振蕩調整中,但步入10月后,供給和流動性壓力將得到有效緩解,預計期債配置價值顯現,期指或延續振蕩。

關鍵詞: 股債性價比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