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300、上證50及中證500三大指數均在上周五企穩收陽,基本守住7月小雙底的支撐。結合北向資金逐漸流入加倉及場內融資盤、基金持股比例下降背離現象,可以考慮趨勢性多單逐漸介入2010合約。
上周滬指下跌2.83%,滬深300下跌3.00%,上證50下跌1.32%,中證500下跌4.63%。走勢上,中證500受創業板之前高價強勢股回調的影響最大。成交上,中證500、滬深300、上證50均縮,只有創業板較前一周成交放大近2364億元。這與創業板小市值低價股的炒作密切相關。
股指對應現貨指數估值方面,目前上證50指數PE為11.92,滬深300指數PE為14.75,中證500指數PE為32.47,較上周均有所回落。整體上看,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估值與海外市場相比具有比較優勢,具備一定的吸引力。隨著相關制度性改革措施落地對于中小創企業的大力支持,中證500指數樣本企業盈利能力將逐步得到體現。高價藍籌短期快速調整,低價創業板政策微調對市場做多熱情有所降溫。
從基差方面看, IC、IF與IH 9月合約基差分別為 31.97、14.68與6.7點,期貨貼水較前周呈現收縮之勢。這主要受美股大幅調整后企穩,避險情緒降溫影響。相對周內最低基差值已擴大50%—100%以上。歷史經驗來看,市場回調中,基差大概率快速走弱,隨著利空因素逐步消化,股指基差逐步恢復。通常基差的修復會領先于現貨的企穩,股指期貨貼水為多頭配置提供了安全墊。
近期突發的三大因素影響了市場節奏和情緒,造成一定程度獲利回吐,場內部分資金行為被打亂。但經過一周調整后,風險已得到比較充分的釋放。其一,中印邊境事態在一周內經歷了從激化到緩和,而在雙方保持溝通暢通且已達成局部共識后,整體來說風險可控。其二,美股近一周多的大幅調整也基本到位。雖然短線還是影響了部分外資行為,但不會重走3月恐慌拋售的老路。其三,低價股炒作降溫后,短期資金進出反復帶來的市場波動也會逐漸收斂。
9月11日, 北向資金呈現凈流入態勢。Wind數據顯示,北向資金全天凈買入12.91億元,其中深股通凈買入23.73億元,滬股通凈賣出10.82億元。創業板個股當周前4個交易日持續下跌,北向資金反而集中買入創業板。其中,前期持續回調的個股,智飛生物、東方財富、沃森生物、華大基金等被持續買入。
值得關注的是,北向資金周買入品種與融資資金本周賣出品種具有極高的重合度。北向資金和融資資金流向背離具有一定信號作用,且背離時間越長,信號越強。在市場調整過程中,“北向資金連續買入而融資客賣出”的背離狀態發生后,市場多數情況下會迎來上行走勢。北向資金多以境外機構投資者為主,屬于偏中長線資金,更傾向于選擇在市場低估的時候進行左側布局。但隨著風向標資金帶來行情企穩回升,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及個人投資者熱情將回歸,終將為A股開啟一輪中期上行的資金合力。
綜合分析,三大指數均在上周五企穩收陽,基本守住7月小雙底的支撐。結合北向資金逐漸流入,與場內資金流出背離現象,可以考慮趨勢性多單逐漸介入期指IF2010合約,在下沿有效跌破后止損。關注IC和IH的組合套利策略,價差3000以上可嘗試建倉。后市重點關注外部市場影響和地緣政治因素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