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第36屆亞太石油峰會由標普全球(S&P Global)在線上舉辦。上期所總經理王鳳海通過線上訪談的形式與標普全球普氏能源(S&P Global Platts)總裁Martin Fraenkel進行對話,向世界能源行業介紹我國原油期貨運行兩年多以來的情況,并就當前石油市場環境下的中國貢獻進行深入探討。
王鳳海說,上市兩年多來,上海原油期貨的成交量、持倉量穩步增加。今年上半年,上海原油期貨日均成交量約18萬手,日均持倉量約12萬手,同比分別增長3%、286%。上半年共交割原油2700萬桶左右,同比增長150%。從全球原油期貨市場規模來看,若將期貨的交易量單位轉為桶數,上海原油期貨的成交量僅次于Brent和WTI原油期貨,成為第三大原油期貨市場。
國際化方面,截至今年8月30日,上海原油期貨吸引了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大洋洲五個大洲共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其中包括英國、瑞士、新加坡、阿聯酋、澳大利亞、日本、泰國等國家的市場參與者。今年上半年,境外參與者日均成交量、持倉量占比同比分別增長1.9%、6.5%。近期,上期所、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均被納入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ESMA)的第三國交易場所交易后透明度評估正面清單,降低了歐盟投資者參與中國原油期貨市場交易的合規及運營成本。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全球原油需求出現斷崖式下降,國際油價跌至歷史低位。王鳳海表示,在境內外市場原油供需出現分化時,上海原油期貨呈現出相對獨立的行情,更加高效直接地反映了亞洲市場供需情況。目前,境內外多家知名涉油企業已積極參與交割。為了滿足市場的交割需求,上期所在規則范圍內采取了擴庫措施,從原先的沿海庫布局拓展到了內陸油庫。現階段可交割油種的交割量可滿足市場需求。下一步,上期所將根據市場實際需求,不斷優化可交割油種。另外,在行情劇烈波動期間,上期所在規則范圍內從交易端、交割端入手,采取了多項措施,包括交易保證金、漲跌停板幅度調整等,確保市場平穩運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顯著提升。
王鳳海表示,下一步上期所將繼續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并在運行中優化規則體系,完善交易機制。統籌規劃、有序推進天然氣、成品油等品種上市,加快推動原油期貨期權和原油期貨ETF的上市,并可能在短期內推出結算價交易機制(TAS)等,不斷完善能源產品序列,豐富風險管理工具。下一個季度(四季度),上期所計劃推出國際銅期貨,包括航運指數期貨在內的新品種也都在研究中。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亞太石油峰會是全球能源行業一年一度的盛會,是亞太地區高規格、全覆蓋、最有影響力的石油行業交流聯絡平臺之一。今年來自全球超過40位行業專家在線上分享了對全球石油市場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的看法。本屆峰會約有450名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的嘉賓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