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據揭秘一汽-大眾為何銷量奪冠

發布時間:2020-01-08 14:15:34  |  來源:人民網-汽車頻道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9年1-11月份,我國汽車總銷售為2311萬輛,同比下降9.1%;其中,乘用車銷售1923.1萬輛,同比下降10.5%。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有的車企在加速“沖量”,有的則在艱難轉型。“破冰”,成為每一家車企都要思考的課題。

全世界的汽車企業正在合縱連橫,謀求變革。于是我們看到,在過去的一年里,戴姆勒攜手寶馬、大眾牽手福特、豐田與比亞迪合作、上汽和廣汽……時代更替的腳步正轟然而至,在這樣的歷史節點,汽車企業們既需要保證傳統制造業的經驗和穩重,更需要擁抱新思想,新技術,堅持創新,才能在更加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而在2019年的車市中,有一家車企不僅銷量上拔得頭籌,旗下三個品牌全面發力,更在汽車“新四化”的浪潮中有不斷突破,探索企業發展的全新路徑。這家企業就是一汽-大眾。

SUV產品全面發力 一汽-大眾2019年銷量突破210萬臺

近日,一汽-大眾公布了2019年的銷量數據。全年累計終端銷量2,129,976輛,同比增長3.8%。其中,大眾品牌2019年銷售新車1,398,088輛;奧迪品牌(含進口車)為688,888輛;捷達43,000輛(上市不足4個月)。

事實上,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一汽-大眾便開啟了一輪新的產品攻勢,加快推進整體進程。這輪產品攻勢有兩大核心,一是捷達、大眾和奧迪三大品牌形成全新矩陣,二是大眾開啟SUV攻勢。前者不僅使一汽-大眾覆蓋更廣泛的細分市場,也為企業應對車市長期下滑打下堅實基礎;后者則為企業填充了產品空白,并帶來了“立竿見影”的銷量增長。

具體到品牌,大眾品牌憑借“探歌+探岳”SUV組合拳優化了銷量結構。就在不久前,一汽-大眾推出旗下第三款SUV探影,進一步完善了SUV產品矩陣。隨著探影及未來中大型SUV的入局,一汽-大眾在SUV市場上的份額還將進一步提升。

奧迪2019年銷量同比增長4.2%至688,888輛,再次刷新年度銷量數據。其中,國產車型交付630,800輛,同比增長5%;進口車型交付58,088輛,持續穩定表現。就全年數據來看,奧迪A4L、奧迪A6L、奧迪Q5L是三大主力車型,A4L全年銷量近17萬輛,奧迪A6L及奧迪Q5L也紛紛突破13萬輛。

作為全新子品牌,捷達上市不足4個月就已經貢獻了43,000輛銷量。從國民車捷達A2發展至今,捷達便開啟了在中國市場的征程。

五大生產基地 滿足產能需求更助推地方經濟發展

汽車產業作為重資產行業,扎實的生產制造體系是企業能夠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基石。我們在市場上看到一汽-大眾的產品乘風破浪,逆勢前行時,是背后的五大生產基地,在為一汽-大眾輸送產品,奠定基礎。

2019年,通過工廠改造,團隊磨合,新技術適應等多項錘煉,一汽-大眾“五大基地”布局愈加成熟,聯手齊發力,生產效率大大提升,為持續攀升的市場需求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強勁支撐。

據了解,這五大生產基地的側重點各有不同,圍繞“創新”、“綠色”、“智慧”、“活力”、“精效”五大關鍵詞打造。未來,在一汽-大眾五大生產基地將誕生更多車型,將引入MEB平臺。今年將推出基于MEB平臺的I.D.家族車型;2025年,一汽-大眾的產品線將擴充至45款產品。

這五大生產基地在滿足一汽-大眾產能的同時,更對地方經濟的發展和就業起到了推動作用。據一汽-大眾佛山工廠黃龍書記介紹,華南基地一期投產后已帶動超過2000億規模的產值,創造各類就業崗位超過一萬個,帶動相關產業就業五千人;華南基地對佛山周邊推進“以園帶村”提升了農村民生水平,同時帶動佛山形成更為完整、龐大的產業鏈集群,推動地方汽車產業鏈的完善和升級。在一汽-大眾華南基地的帶動下,佛山近年來集聚了一批汽車生產企業、汽車零部件企業,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初步形成以整車制造、汽車關鍵零部件為主,汽車配套用品門類齊全的產業集群,為佛山建設萬億規模的先進制造業產業基地、打造世界先進制造業集群發揮重要作用。

而華北基地在天津的建成投產,促進天津經濟開發區上下游產業鏈完善,為地方經濟注入了新的增長點,同時也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產業人才。此外,華北基地還將帶動天津市物流業、金融保險等行業的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在青島即墨,一汽-大眾建起的不僅是一座現代化工廠,更是推動當地民生發展、惠澤中國汽車產業壯大的一座城。作為青島汽車產業基地的代表之一,華東基地吸引了來自配套供應商的50億投資。此外,為當地提供約三千個就業崗位,相應配套供應商提供五千至一萬個就業崗位,成功為當地區域緩解了就業壓力。隨著華東基地的建成投產,將在區域內形成產業集聚效應,成為區域經濟的新增長點。

作為國內較早落戶成都的高品質轎車生產企業,一汽-大眾對四川汽車產業起到了巨大的支撐作用。從2009年到2019年,10年來,成都分公司累計產值3351億元,上繳稅金386億元。一汽-大眾作為中德合資的典范,以其強大的體系能力助力行業發展,其全國性的生產基地布局,拉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

作為一汽-大眾最早的生產基地,一汽-大眾長春基地的貢獻更是無需贅言。公開數據顯示,自一汽-大眾成立至今,從長春駛出的大眾和奧迪品牌汽車超過了千萬輛,為地方繳稅累計超過千億元;以2017年為例,長春全年GDP位列東北省會城市前茅,達到6530億元,同比增長8%,其中一汽-大眾居功至偉,始終為地方納稅做著積極貢獻;除此之外,一汽-大眾帶來的產業集群效應,在吸引大規模外資零部件廠商的同時,更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事實上,一汽-大眾每個基地大概3千員工,零部件配套大概需要1萬人,生活配套也需要1萬人,再加上他們的家人,至少集合了5萬人的群體。正如業內人所說,一汽-大眾五大基地整車項目落戶不同的地方,帶來的可不僅是一個企業,而是一個完善的產業鏈,甚至是整個區域產業、城市的再升級。有人將此總結為“一汽-大眾效應”。一汽-大眾效應影響的不單是產業經濟,還影響區域經濟,助力區域發展模式更健康和地方經濟騰飛。

布局智慧出行 探索出行服務新模式

2020年,同時也將是21世界20年代的開端,未來十年,我們或許將見證燃油車最后的輝煌、見證新能源真正大規模應用、見證自動駕駛與智能互聯技術的成熟。汽車乃至人類的出行方式,或許都將在這個十年中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正因為這樣,交通出行目前正經歷著從內燃機汽車到新能源汽車、從互不聯結到車聯網的轉變,為了順應這一變化,所有的汽車企業都需要全力以赴,完成從汽車制造者到出行服務提供者的轉變。自動駕駛汽車及以自動駕駛汽車為載體的“出行服務”,會在未來的智慧城市之中為自身的開發與部署找到理想的切入點。

基于對未來趨勢的研判,2019年,一汽-大眾加速布局共享出行、智能網聯等新興業務;積極擴容移動出行生態圈,探索全新出行生態模式;為轉型升級發展奠定基礎。

于是我們看到,2018年,一汽-大眾移動出行服務品牌——“摩捷出行”在吉林、松原、成都等城市陸續上線,進一步擴大運營規模。目前,“摩捷出行”車輛規模突破5000臺,覆蓋大眾品牌全系車型。作為2025戰略高效落地的主要成果之一,“摩捷出行”的誕生與發展,是一汽-大眾向達成“提供卓越出行服務”目標持續邁進的重要體現。

而“摩斯智聯”則是一汽-大眾加速智能網聯布局,開啟數字化時代的新探索。其核心定位是從事智能網聯業務,構建內生的、整合的研發和運營能力,為用戶提供智能網聯體驗。未來,“摩斯智聯”將為一汽-大眾所有大眾品牌車型提供數字化服務,助力一汽-大眾在數字化時代的長遠發展。

除了出行和智能網聯方面的布局,一汽-大眾還致力于打造出行生態圈,整合金融平臺、二手車平臺,共同為出行領域客戶提供總體運營方案。一汽-大眾試圖打造一個多方共贏的合作模式:主機廠拓展市場,不斷擴大品牌影響力,增強用戶黏性;優質服務平臺可以為用戶提供高品質的汽車產品,帶來更好的出行服務;二手車平臺可在這個模式中獲得可靠的二手車資源,促進自身的健康發展;而作為用戶,則能用更低的成本獲得出行生態圈帶來的便捷服務和優質體驗。

基于龐大的用戶基數,中國汽車行業在“汽車新四化”浪潮中更具發展活力,尤其是在城市智慧交通、汽車智能互聯和新能源領域,有明顯“后發優勢”。2019年,洞察未來發展趨勢,依托于“地域優勢”,一汽-大眾已在多個新技術領域進行開發、試驗。未來,一汽-大眾將進一步以技術創新凝聚發展內核,逐步提升技術觀念和技術能力,不僅為開拓市場潛力提供動力支撐,也將反哺德國大眾,緊跟汽車行業技術研發新趨勢。

在如今的車市里,一汽-大眾成為目前市場上的銷量冠軍并非沒有原因。強大的生產制造體系、扎實的產品力,以及不斷思考未雨綢繆的前瞻規劃,讓這家將近“而立之年”的企業繼續前行。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經濟新聞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