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老師趙武杰為全班40人私人訂制40首藏頭詩

發布時間:2020-01-20 11:21:53  |  來源:揚子晚報  

趙老師在給學生們上課。

成績冊上的藏頭詩評語。

放寒假了,期末成績冊上班主任的評語總是特別讓人期待。而蘇州工業園區星海實驗中學初三(9)班的同學和家長們,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期末評語——班主任趙武杰老師為每個同學私人訂制的藏頭詩!每一份評語都是一首七言詩,趙老師把同學的名字和性格特點都巧妙地嵌入了詩句里,不僅給同學和家長帶來了詩意盎然,更是讓他們收獲了滿滿的驚喜與感動。全班40個人,趙老師足足寫了40首詩!不禁讓人感慨:“別人家的老師”!

全班40人 班主任私人訂制40首藏頭詩

紫牛新聞記者翻開初三(9)班學生的成績冊,每人的期末操行評語里都整齊地貼著一首藏頭詩。細細閱讀可以看出,這些藏頭詩里不僅藏了學生的姓名,也藏了他們的個性和愛好,更藏了趙老師對學生的殷殷期盼和美好祝福!

吳欣然同學很喜歡閱讀,趙老師就寫了“詩書滿腹話煙雨,扶搖東風上九天”的詩句。“也是寄托了一種祝愿,希望她憑借閱讀這個愛好達到更高的高度。”在給班長貝世一寫藏頭詩時,趙老師想起了他曾在初一寫的一段小文章,稱“剛進入初中,如在迷霧中,但想走自己的路”,于是詩最后就有了“人生如寄大浪涌,不懼迷霧沆碭中”。“希望他今后人生都不懼迷霧,能夠勇敢地直行!”

在趙老師眼里,崔日峰是個高個子、頗有靈氣的大男生,但有時候有點不夠勤奮,于是就用“峰巒可攀思勤勉”、“九層臺壘汝登來”的詩句來勉勵他,希望他通過勤勉努力來獲得自己想要的。

對于馬悅晏這樣懂事乖巧又有點不自信的女生,趙老師則用“晏然高飛橫四海”的詩句來鼓勵她。“另外,她特別希望讀星海高中,所以我最后寫了‘更向星海度一程’,希望她在今年6月中考得償所愿。”

部分詩作

馬踏青山波瀾怒,疾風驟起云飛揚。

靜看滄桑寫海霧,攜來曾游數星芒。

逸懷當興舒廣袖,青春作伴意軒昂。

相逢如是莫輕看,換得梅花撲鼻香。

魏珠瑩瑩幻彩翠,新筆沉沉洗畫堂。

高閣一束落塵處,惜向他人訴衷腸。

樂得明年躬行早,好教丹心晚來芳。

一言片語需慎謹,千山萬水更徜徉。

吳門水下多瀲滟,畫舫蘭篙渡光陰。

欣佩將意付長卷,春草池塘知寸心。

然諾本來當蘊厚,可看歲月似流金。

詩書滿腹話煙雨,扶搖東風上九天。

崔巍當是高標在,氤氳霧嵐似煙潮。

日落彩霞多秀色,不見光陰轉念消。

峰巒可攀思勤勉,工善其事必辛勞。

毫末猶長參天樹,九層臺壘汝登來。

……

老師說

醞釀2年半、創作一周多,給孩子們留下紀念和鼓勵

趙武杰是山東人,就讀于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很喜歡古典文學,偶爾會創作詩歌。2009年畢業后來到蘇州星海實驗中學執教語文,并擔任班主任工作,有著10年教齡的他目前是初中部教研室主任。

紫牛新聞記者問起為何用藏頭詩為學生寫期末評語,趙老師笑稱“已經是第二次了”。原來,3年前的現在,趙老師就曾為所帶的初三畢業班學生用藏頭詩寫期末評語。“這屆孩子剛踏入初中時我就有這樣的想法,畢業前也要送他們這樣一份特別的禮物留作紀念。”趙老師感慨,三年很快,一轉眼就快要到頭。今年6月及以后,他們都會有新的天地和新的際遇。

這份詩意的期末評語花了趙武杰不少功夫,不過在他看來,一切都很值得。他告訴紫牛新聞記者,藏頭詩評語既是給畢業班孩子的一份紀念,留待以后想念,也是對他們今年6月中考的一種助威鼓勵,“希望他們如詩中所言語的那樣,收獲屬于自己的理想!希望每個孩子都將迎來屬于自己的春暖花開,綻放在六月的驕陽下!”

全班40名學生,趙老師就私人訂制般地寫下40首藏頭詩,并且每首詩都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秉性、特征、愛好等來創作。比如有的同學溫婉靈動,他就寫:“俐慧靈巧蘊內秀,一載春秋一載花。”

這個工作要耗費多少時間?趙老師笑著說,真正創作就花了一個多星期,但之前醞釀的時間就遠不止了。“他們剛入學就開始醞釀了,跟孩子們兩年半的相處交流也是日常的積累,所以到真正下筆的時候,難度沒有很大,每一位孩子的臉龐都浮現在我眼前,他們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是我創作的靈感!”創作過程中,有些詩因為想起學生的某一件事情,便會一氣呵成;有些詩一開始找不到特別恰切的詞句切入,也會頗費躊躇,“這時候往往就停下來,再看看孩子們的言笑狀態,或是聊聊心路歷程,也許就有了新的主意。”

趙武杰告訴紫牛新聞記者,有些孩子的姓氏比較特別,把名字嵌入詩中就會費些周章,需要翻翻字典甚至是古漢語字典,為找到一個恰切的詞語思索半天。“不敢隨便應付,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越發發現孩子的名字中都有文化寓意,都有父母深沉濃郁的愛的寄托。”他希望孩子們拿到自己藏頭詩評語的時候能夠更認真地審視自己的名字,體悟父母對他們的殷切期望和寄托。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經濟新聞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