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對中國的印象在變化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 教育在行動系列報道

發(fā)布時間:2020-01-02 11:34:42  |  來源:中國教育報  

新加坡科思達孔子課堂在孔子學院總部的支持下,近年組織在漢語水平考試(HSK)中表現(xiàn)很好的中學生參加冬令營,到中國游學。在西安興慶公園,看到很多老人在跳廣場舞,學生們覺得很有意思。“這是我想要的老年生活,我要到中國來養(yǎng)老。”一名學生這樣說。

科思達孔子課堂主任陳琪介紹,近兩年來,冬令營學生對中國的印象在發(fā)生變化。“以前的學生覺得中國有很多地方沒有新加坡好,這兩年學生回來說,中國很多地方已經比新加坡先進了,他們要重新思考人生目標。”陳琪說,“希望這些孩子更了解現(xiàn)實中真實的中國,而不是一些媒體報道中的中國。”來新加坡前,陳琪在江南大學經濟管理系任教8年。

2012年4月,新加坡科思達教育集團與中國孔子學院總部聯(lián)合設立科思達孔子課堂。這是一家獨立的孔子課堂,沒有中方合作單位,在全球孔子課堂中有些“特立獨行”。據(jù)國家漢辦信息,新加坡還設有南洋理工大學孔子學院、新加坡孔子學校。

相較于其他孔子課堂,科思達孔子課堂更偏重于語言和考試,以考試帶動漢語比賽活動、教師培訓、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傳播等。

當前,科思達孔子課堂承辦的漢語考試有漢語水平考試(HSK)、新中小學生漢語考試(YCT)、國際漢語教師證書考試等。商務漢語考試和新中小學生漢語考試的全球首考,是由科思達教育集團承辦。

關于漢語考試,新加坡有不少佳話。陳琪還記得,2010年的漢語水平考試中,來了一家三口。從事會計行業(yè)的父親許瑞典,帶著讀中學的兒子許恩涵、讀小學的女兒許恩惠同堂考試。許瑞典初中畢業(yè)后就不再使用漢語,為了輔導孩子的華文作業(yè),他2004年開始讀漢語水平考試預備班,并參加考試。看到那些方塊字,猶如老友再現(xiàn)。

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是英語,新一代已經很少有從中國移民來的老一輩對漢語的那種情懷,而更傾向于把漢語當作交際工具。“但是家長層面已經開始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許瑞典帶孩子來考試,不是為了考試而考試,而是要讓孩子對華文更有信心”。

社會需求是漢語教育的重要根基。新加坡的政府官員如果被派去中國工作,或者從事與中國相關的工作,大都需要報考漢語水平考試。自2008年開始,每年有50到100位官員報考。在新加坡的中國企業(yè)約8000家,中新之間商貿、文化等交流頻繁,漢語教育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中華語言文化。

優(yōu)質的漢語教育,需要優(yōu)秀的教師。科思達孔子課堂通過在新加坡承辦國際漢語教師證書考試,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漢語教師培訓和成長。近年來,這一考試的總體情況在發(fā)生變化。“之前是與華文教學相關的人士,比如中文系或教育系的人報考國際漢語教師證書考試。從2018年開始,越來越多的非專業(yè)人士報考。當然,我們一直在鼓勵非專業(yè)人士報考。只要是漢語為母語的人考到這張證書,就有機會在當?shù)亟虧h語。”考取了國際漢語教師證書,可以到新加坡的國際學校等機構去應聘教職。

到目前為止,新加坡是國際漢語教師證書海外報考人數(shù)最多的國家。“無論是孔子學院,還是孔子學校、孔子課堂,本身的使命就是增進世界對中國的了解,幫助中國走向世界。”陳琪說。

(采訪:雷振海 趙小雅 楊桂青 施久銘 張以瑾 執(zhí)筆:楊桂青)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經濟新聞網(wǎng)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lián)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