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加強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金融服務的通知》,多次提及以科技手段提升產業鏈在線金融服務水平,為企業提供方便快捷的供應鏈融資服務,并對供應鏈金融應收賬款質押融資、訂單融資、保險增信等融資方式進行了明確的指引和要求。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如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解決方案,進一步推動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也成為目前備受關注的問題。
產業鏈金融具有明顯優勢
何為產業鏈金融?通俗的來說,產業鏈金融指金融機構以產業鏈中的核心企業為依托,針對產業鏈上下游的各個環節,設計個性化、標準化的金融服務產品,以為產業鏈上所有企業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一種服務模式。
近年來,以市場規模為基礎,在金融監管政策、技術變革與市場競爭等多維因素驅動下,金融機構利用科技手段在線提供產業鏈金融服務的業務布局和實踐不斷加速。尤其在復工復產的大形勢下,對金融機構非接觸式服務能力、數字化金融服務應用覆蓋面、全流程業務辦理模式以及應急處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時利用科技手段進行產業鏈在線金融服務具有明顯優勢:可以提高各方信息對稱性、降低產業鏈融資成本、提高產業鏈資金利用效率、提高融資響應速度、促進產業鏈協調發展、解決業務關聯中小企業融資問題。
目前,我們應如何進一步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產業鏈在線金融服務水平、切實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金融解決方案?一方面,從具體技術手段視角來看,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均能在獲取信息、風控、貸后管理等方面發揮作用,為在線產業鏈金融服務賦能。另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金融機構、科技公司、企業實體和監管機構等產業鏈金融相關主體的視角來探討如何加速金融科技的應用并助力金融機構快速實現數字化、線上化轉型。
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手段成效顯著
金融信息化進程將直接影響產業鏈金融的開展。通過建設高效的信息化產業鏈金融服務平臺,金融機構可以掌握上下游企業存貨商品價值、庫存量變動、投入生產進度或銷售前景等情況的第一手資料。金融機構雖然手握部分客戶資料和信息,但事實是,如何掌握最為重要的數據,并通過分析客戶信息數據、行為數據、財務數據等鎖定潛在客戶,借助行為定向、地域定向、內容定向等方法實施產業鏈金融服務成為擺在眼前的難題。
而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可以幫助金融機構獲取多渠道、多維度信息,對全產業鏈的企業財務情況、產業鏈的企業競爭力、供應商關系、下游客戶關系進行交叉分析,最終支撐高效決策,提高產業鏈金融服務水平。除此之外,隨著產業鏈綜合服務平臺業務的快速發展,金融機構必須有效地甄別風險、防范風險和控制風險。因此,風險管理成為產業鏈金融穩健發展至關重要的一環,對銀行的風險評估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立全新的風險評估體系對產業鏈金融的融資企業進行綜合的風險評估。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可以對所有的產業鏈企業大數據信息進行建模分析,可有效判斷即將貸款及現有客戶的產業鏈風險,提高風控效率。
區塊鏈的技術特征同樣與產業鏈金融系統的理念相吻合,使得區塊鏈有潛力成為未來產業鏈金融重要的技術解決方案之一。
一是區塊鏈技術和產業鏈金融系統都體現了去中心化的思想。區塊鏈系統去中心化的網絡中,每個節點都保存了區塊鏈的全部信息,不存在單獨的集中化的數據庫;產業鏈金融網絡中各個主體之間相互交易,交叉串聯形成了去中心化的貿易網絡。二是區塊鏈技術和產業鏈金融系統能夠促進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化體系。利用區塊鏈技術能夠建立公平公開的市場機制,無需第三方信任機制;產業鏈金融系統中強調建立開放的融資借貸交易市場,也將促進支付結算及其他多元化金融服務市場的形成。三是區塊鏈和產業鏈金融系統都具有合約智能化的趨勢。區塊鏈系統可以實現合同執行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產業鏈金融系統中存在大量的貨物交易和融資交易,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智能合約保證交易自動執行。
金融機構、科技公司需在多層面發力
對于金融機構如商業銀行來說,要進一步加速金融科技的應用,建議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商業銀行要借助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信息獲取和整合能力,通過獲得多渠道、多維度信息來支撐高效決策、提高風控和貸后管理效率,助力產業鏈金融服務。二是要提升產業鏈金融服務科技水平,建立交易風控模型,創新供應鏈金融模式,探索創新產業鏈金融服務產品,研究開發服務電商平臺、物流等領域大型核心企業的金融產品。三是鼓勵并推動銀行在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關鍵技術領域進行深入合作,通過引入現代智能化設備,對現有業務流程進行再造,依托金融科技和創新產品設計,為客戶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通過業務開放、數據開放、技術開放,支持合作方應用場景的快速、便捷接入,實現客群、收入的規模化效應。四是商業銀行也要加強與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公司依托場景掌握大量客戶授權數據信息的能力,增量信貸資金、擴大金融覆蓋面、滿足更多的融資需求,提供更快捷、更便利、嵌入式的金融服務。
而對于科技公司來說,要進一步加速金融科技的應用,需在監管允許的框架內提供金融服務,讓金融回歸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專注于金融科技的科技公司應及時響應國家政策,通過技術賦能,積極創新服務方式,大力探索發展線上化、遠程、非接觸等客戶服務和業務開展模式,為復工復產所需金融服務提供新的保障手段。從實體經濟產業鏈的視角來看,建議企業實體應該根據自身情況,積極探索基于金融科技的融資新模式、新手段,嘗試創新產業鏈金融服務產品,拓寬融資渠道。從政策支持層面來看,央行等監管機構要加大金融創新的支持,在審慎的原則下適當放松政策約束,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在線供應鏈金融創新業務的實現。
(作者:曲雙石 楊 望 曲雙石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楊望系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