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熊貓直播徹底關閉;7月,斗魚終于上市;8月,KK直播和觸手直播達成合作。2019年,網絡直播行業格局穩中有變。
具體來看,行業資源進一步向頭部平臺聚攏,中部平臺抱團成常態,尾部平臺幾無生存空間。今年直播行業幾起大額的融資、并購背后,全部是頭部平臺的身影。用戶紅利見頂,下沉、出海開拓新市場,成為不少重量級玩家的共識,這一年,海外版圖持續擴張,直播出海站穩腳跟。
與此同時,自2017年起被反復提及的“直播+”戰略,在2019年釋放出更大的能量,尤其是直播+電商,引來淘寶、小紅書等各大電商平臺,以及快手、抖音、映客等視頻直播平臺紛紛入局。這一年,直播帶貨徹底火“出圈”,也讓我們記住了兩個名字:薇婭和李佳琦。
“直播+”帶來了更豐富的內容和體驗,技術的發展則進一步打破邊界,讓不可能成為可能。這一年,5G正式開啟商用,5G直播探索加快,AI技術、VR直播、8K畫質等在5G的加持下,將給整個直播行業帶來變革。
資本進一步向頭部平臺聚攏 全年過億融資僅3起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資本市場愈發冷靜,直播行業融資節奏進一步放緩。據TechWeb不完全統計,2019年直播行業共發生10起融資,與2018年相當,而在2017年,僅上半年行業獲得融資并購就有17起。
在融資金額方面,2019年融資額過億元的僅3起,遠遠不及2018年。去年的10起融資事件中,8成融資額都超過1億元。今年7月斗魚IPO,募資7.75億美金,刷新行業融資紀錄。能夠與之一比的,是已經上市了的頭部直播平臺。
4月9日,虎牙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文件稱,計劃最多發行2116萬股ADS(美國存托股票),發行價格最高為26.225美元,以此計算,虎牙最高募資5.5億美元。6月底,歡聚時代宣布完成兩批總計10億美元可轉債發行,包括計劃發行的8.5億美元和授予最初債券購買人并已被全額認購的1.5億美元的超額配售選擇權認購額度。
由此來看,資本向頭部平臺聚攏的趨勢愈發明顯。尾部平臺幾無生存空間,今年的10起融資事件中,僅斗魚和TT健身直播為直播平臺,其余均為直播服務平臺和MCN機構。而中部平臺抱團取暖的情形或將長期存在。
去年,一直播并入微博。今年4月29日,花椒直播正式成為六間房全資子公司。8月16日,觸手直播和KK直播達成戰略合作,重點圍繞直播內容創新、互動體驗升級、主播造星、流量變現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目前觸手與KK直播已有近千位主播互相入駐,進行雙平臺直播。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在資本市場表現亮眼的語音直播,今年相對低調。喜馬拉雅FM刮了許久的上市風,今年也未見實際動作,倒是老對手荔枝FM率先提交了IPO招股書,但從時間來看,今年上市已無望。在上市這件事上,成立最早的蜻蜓FM顯然慢了一步。
直播出海依然火熱 但難度加大、門欄提高
今年直播領域最大的一起并購來自歡聚時代,14.5億美元收購海外視頻社交平臺Bigo。Bigo旗下擁有直播平臺Bigo Live、短視頻社交平臺LIKE及其他多款社交APP產品。用歡聚時代董事長兼代理CEO李學凌的話說,此舉表明了歡聚時代對全球化的信心。
事實上,出海已經成為不少重量級玩家的共識。2017年是海外直播行業發展最為快速的一年,從百花齊放的盛況到幾個頭部玩家逐漸壯大,像Bigo Live、Kitty Live、Live.me等都獲得了大額投資。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走到海外,競爭也進入白熱化階段,行業洗牌是必然事件。而隨著海外監管趨嚴,直播平臺的內容質量、門檻和專業度都在提升。
富二代秦奮投資的海外直播平臺Mogo Live,以及映客的海外版本It’s me都曾經是網紅應用,2019年已幾無聲量;Kitty Live與全球社交平臺Mico合并,映客參投的MeMe Live也被傳將被M17集團收購。如今活躍的主要玩家都背靠大平臺,比如歡聚時代旗下的Bigo Live、 獵豹移動旗下的Live.me、亞創集團孵化的Uplive等,這些應用大多扎堆文化相近的東南亞,然后向南亞、中東、拉美、北美等地區延伸。
從運營上來看,海外直播平臺復制了國內直播平臺,主要以虛擬禮物和直播廣告為盈利模式,利用社交互動功能推動用戶增長。在發展過程中,海外直播平臺越來越注重本地化的深度運營,根據當地文化習慣開展市場營銷活動。歡聚時代最新財報顯示,Bigo Live的Q3用戶達到2190萬。
海外直播已經成為直播平臺發力的重要戰場,KK直播副總經理都漢鈞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國內直播行業的競爭已經到了淘汰賽的階段,海外市場將是直播領域的一個核心競爭因素,會有極大的增長潛力。”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的數據顯示,2020年海外流媒體直播市場規模將達到60億美元以上,2021年達到100億美元,將會超過中國的940億元的市場規模。
“直播+”能量釋放更加明顯 直播帶貨火“出圈”
2019年,直播平臺除了繼續“走出去”之外,“直播+”的能量釋放更加明顯,其中最火熱的便是直播+電商。
1月31日,淘寶直播正式上線,6月10日,小紅書被曝內測直播功能,雙十一期間,各大電商平臺都在進行直播帶貨。淘寶公布的一組數據可以顯示今年的直播帶貨有多火:雙十一淘寶直播引導成交額近200億,其中有超過10個“億元直播間”,超過100個“千萬元直播間”;雙十二當天,淘寶7萬多場直播引導成交額同比增長160%。
與此同時,短視頻和直播平臺也沒閑著,快手推出“源頭好貨”,抖音上線“抖音好物節”,映客上線“嗨購”頻道。李佳琦“OMG,買它!”的標志性話語還未散去,快手主播劉一手就在婚禮現場開啟直播賣貨,單場活動銷售額突破1300萬,李湘、柳巖、吳昕、王祖藍等明星也成為直播賣貨的佼佼者。在網紅主播和明星的賣力吆喝下,直播帶貨在2019年徹底“出圈”。
毫無疑問,直播帶貨正不斷改變著消費者的購物習慣,但也有聲音質疑其可信度。這源于多家平臺曝出的假貨問題,今年雙十一期間,李佳琦直播的“不粘鍋”粘鍋事件也引起熱議。11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于加強“雙11”期間網絡視聽電子商務直播節目和廣告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絡視聽電子商務直播節目和廣告節目用語要文明、規范,不得夸大其辭,不得欺詐和誤導消費者。
頻頻發生的直播翻車事件,加之監管跟進,也引發了直播電商是否能走長遠的討論。有分析認為,隨著5G時代的到來,以及4K、VR等技術的不斷發展,直播電商會越來越接近線下購物的體驗,未來依然有發展的紅利空間。
據悉,今年4月,淘寶主播“大大大雪梨”在浙江完成了全國首場5G電商直播,超清4K畫面不僅能讓消費者看到直播間的整體情況,還可以對局部細節進行放大,讓商品實時展示更為清晰、直觀。
技術打破邊界 5G有望成為直播下一個風口
直播是4G的產物,真正實現全民直播可能是在5G時代。2019年11月,三大運營商正式上線5G商用套餐,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時代。這一年,5G+直播有了更多探索。
4月26日,虎牙直播聯合中國電信首次在直播行業進行了5G商用的探索,順利完成5G+4K高清戶外直播的嘗試,成為中國首家實現5G網絡直播的平臺。
11月,央視新聞打卡進博會、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等都是采用的5G直播。此外,央視還成立了首個國家級5G新媒體平臺“央視頻”,中國聯通發布了首個5G應用“5G新直播”。
今日網紅主編李祥虹近日表示,“隨著5G時代的到來,技術的趨勢是顯然的風口。直播還會繼續跟更多行業、產業、場景進行結合碰撞,未來一定不止于電商。”
5G技術下,直播的畫質更為高清,可以傳遞更多內容細節。比如,在第2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閉幕式紅毯及頒獎典禮直播上,明星嘉賓的裝扮和神態、表情等細節都更為清晰。在直播速度上也更為流暢,不卡頓,互動更及時。
現在大熱的AI、VR等技術也可以在5G的加持下,與直播更好地結合。當人手一部5G手機的時候,直播從硬件設置到內容生產,再到呈現形態乃至商業模式等都會發生很大變化。可以說,5G給了直播行業一次重塑的機會,誰能夠掌握未來直播技術,便又抓住了一次直播彎道超車的機會。
總結
如果用幾個關鍵詞來形容今年的直播行業,出海、出圈、5G都必不可少。直播戰役打到今天,行業紅利期已過,平臺需要深耕細化運營,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求生求變。
短視頻對直播行業的影響還會持續,一方面與直播平臺爭搶用戶,一方面向直播領域拓展,雙方的融合趨勢進一步凸顯。但這并不意味著直播行業在走下坡路,2019年中國在線直播用戶規模預計將超5億,仍然擁有相當大的體量。
從市場規模來看,直播行業仍處上升態勢。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等多個機構預測,2019年中國直播行業市場規模或可超700億元,到2022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千億。
隨著5G時代的到來,網絡直播行業將迎來新變革。科技發展和市場變化正不斷給直播行業帶來新的突破路徑。( 文/周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