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網站玩“超前點播”“VVIP”的套路終將作繭自縛

發布時間:2019-12-20 10:16:21  |  來源:北京日報  

非會員能看到第17集,會員可以看到第23集,再花50元才能看到第29集。因為大玩“超前點播”“VVIP”的套路,愛奇藝、騰訊視頻遭遇了輿論的口誅筆伐。或許是為了洗刷“吃相難看”之名,兩家視頻網站宣布修改規則,下調了超前點播的價格。

收費規則說變就變,既令人無奈,又發人深省。視頻網站對擁有版權的電視劇進行收費,本是正常的商業行為。經過多年磨合,國內消費者漸漸養成了付費看劇的習慣,各種會員消費甚至已經成為許多年輕人每個月一筆不低的支出。但面對成本與營收的壓力,視頻網站顯然不滿足于“一錘子買賣”的會費。在《陳情令》上,騰訊視頻率先利用粉絲經濟玩了一把“超前點播”,帶來超過7000萬元的營收。眼見甜頭不小,騰訊視頻、愛奇藝便在《慶余年》上如法炮制。很多觀眾氣憤的不是多交幾十塊錢,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套路。這一點上,視頻網站被群起而攻之,不冤。

縱使輿論沸反盈天,但像“超前點播”這樣的“創新”顯然不會就此滅絕,還有可能越來越多。經過多年競爭,網絡視頻市場跑馬圈地基本結束,幾大巨頭各據一方。盡管視頻用戶在全體網民中占比近九成,且大約每4個網民中就有一個會員用戶,可這些平臺依然虧損。另一方面,由于消費者權益被侵害的程度不高,即便吃虧,大多消費者都會選擇忍氣吞聲。內因外因疊加,就給了商家投機取巧的勇氣和空間。商家單方面設置“VVIP”屬于自發的市場行為,但從長遠來看,這無異于飲鴆止渴。因為畫面清晰、資源豐富以及版權意識,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在視頻網站付費看劇。可如今,無論交錢與否,體驗都很糟糕,無形中破壞著用戶的消費邏輯,打擊了付費行為,最后受傷的還是整個網絡視頻市場。

雖然消費者會以選擇回應視頻網站的行為,但法律方面的議題仍有待回答。“VVIP”究竟有沒有違背視頻網站的宣傳承諾?會員協議里的格式條款是否能夠讓視頻網站撇清責任?市場里的契約精神能否被“雞賊”所傷?目前,已經有人將愛奇藝告上法庭,這一判決結果想必會帶有風向標的意義,給視頻會員等新興消費行為劃出界限。也要看到,法律是行為的底線,商家不能總以不違法作為業務追求。更何況,彈幕、直播、短視頻等形態在崛起,視頻網站提升服務才能避免被淘汰。

在超前點播費用短暫妥協之后,有消息稱,視頻網站正在醞釀明年會員費用上漲。希望這些商家能在風波中痛定思痛,“體貼”好消費心理,別來年又被罵上“熱搜”,賠了夫人又折兵。(鮑南)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經濟新聞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