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上半年水產品電商交易169億元 中國水產品電商消費正呈現下沉趨勢

發布時間:2019-11-28 15:12:56  |  來源:人民網-IT頻道  

27日,2019中國水產品電商消費論壇暨京東平臺推廣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水產品電子商務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水產品電商單量達到3.98億單,交易額達到169.46億元,同比增長22.9。中國水產品電商消費正呈現下沉趨勢。

從各線城市交易額看,二線城市是水產品電商的交易主力,2018年交易額達143.89億元,占比達53.05%,2019年上半年交易額達84.82億元,占比達50.05%。一線城市2018年水產品電商交易額增速超30%。但從2019年上半年數據看,一線城市交易額增速僅為19.3%,下降明顯,而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增速加快,達24%。從中可看出,中國水產品電商消費正呈現下沉趨勢。

從交易品類看,2018年,交易額前三位的品類分別是蝦(50.74億元)、蟹(47.09億元)和魚(41.06億元)。即食水產品排名第四,交易額達38.69億元。2019年上半年,各品類中,增速最快的是貝類(42.5%),其次是干制水產品(34.7%)。另據京東大數據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價格、味道、鮮度、配送速度、品質、烹飪方式等是消費者網購水產品中最關注的因素。

報告認為,水產品電商商業模式在生產與營銷、電商與旅游休閑以及線上與線下等方面的融合仍有較大創新空間;產品標準化及質量的可視化,將成為水產品電商的熱點;而本地化生鮮平臺將成為水產品電商未來轉型的方向。

報告建議,水產品電商與休閑漁業融合發展,從而實現電商與旅游觀光﹑水族觀賞、垂釣、餐飲等休閑活動的深度融合,是水產品電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在具體融合模式方面,要重視短視頻、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各類新型推廣模式,增加體驗感、參與感與互動性。而隨著5G時代的到來,短視頻電商將獲得新的發展空間。同時,要推動水產品電商品質化、品牌化與跨境化發展。此外,還應根據水產品電商的特點,建立起符合水產品電商特色的監管體系,并通過社會各界努力,破解水產品電商的物流難題。

會上,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科技與市場加工處處長徐樂俊出席論壇并講話。徐樂俊表示,近年來,為幫助羅非魚產業應對主要市場出口受阻以及巴沙魚大量進口造成國內市場沖擊的雙重壓力,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支持開展羅非魚國內促銷的系列活動。希望此次活動能讓更多的優質水產品被廣大消費者看見、消費和喜歡。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夏杰長和京東零售集團7FRESH業務部CEO王敬分別致辭。

論壇上,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與京東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表示,未來將共同攜手為我國消費者提供更多的中國優質水產品,幫助我國水產品企業更好更快的實現內銷市場開拓及內銷貿易增量目標,進一步促進線上線下水產品消費融合發展。(王子侯)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經濟新聞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