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期貨市場國際化品種陣營迎來新生力量——低硫燃料油期貨今天正式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下稱上期能源)掛牌上市,當晚夜盤交易將同步啟動(21:00-23:00)。這是國內繼原油期貨之后又一個采用“凈價交易、保稅交割”模式的國際化能源期貨合約。
根據上期能源相關規定,首批掛牌上市的合約有6個,分別為LU2101、LU2102、LU2103、LU2104、LU2105、LU2106。合約掛牌基準價為2368元/噸。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15%;漲跌停板幅度為±13%,首日漲跌停板幅度為其2倍。交易手續費為人民幣2元/手,平今倉交易不免收交易手續費。
其中,境外特殊非經紀參與者、境外客戶可以使用外匯資金作為保證金。以外匯資金作為保證金的,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當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作為其市值核定的基準價,目前上期能源規定可用于作為保證金的外匯幣種為美元,折扣率為0.95。
“根據上述參數,一手合約規模約為23680元,如算上期貨公司保證金水平,交易一手合約大約需要5000元保證金,和上海期貨交易所燃料油期貨比較接近,合約大小適中,有利于提高市場流動性。”國泰君安期貨原油研究總監王笑對上證報記者說。
全球燃料油的主要生產區集中在中東、南美洲、俄羅斯、中國等,全球年產量約5億噸,其中約3億噸至4億噸在公開市場上進行貿易。根據相關統計數據,近年來全球船用燃料油消費量達到2.8億噸,其中亞太市場增長較快,占比超45%,已成為全球最大船用油消費市場。而新加坡是全球船用燃料油最大的消費地,2019年的消費量約為4746萬噸。
2020年1月1日生效的國際海事組織(IMO)全球船舶燃油硫含量限制要求給全球船用油市場帶來巨大變革,從根本上改善港口、海洋和全球環境,促使低硫燃料油現貨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同時也給煉油企業帶來機遇和挑戰。同時,國內低硫燃料油出口退稅政策的推出,成功開啟了國內保稅低硫船用燃料油自主供應的新局面。
王笑認為,上市國際化的低硫燃料油期貨,可以更直接地反映全球現貨市場的供需情況,有利于促進低硫燃料油行業形成合理的定價機制,逐漸形成具有影響力的國際低硫燃料油定價中心,增強我國保稅船用油行業的議價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在中國船舶燃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秦志剛看來,IMO新規促進了船用燃料油市場結構轉換,目前國際市場上尚未形成低硫燃料油的定價中心,我國的出口退稅政策或將推動我國成為低硫燃料油最大的生產國,進而提升我國在低硫燃料油定價上的話語權。他認為,上市國際化的低硫燃料油期貨,一方面符合下游終端消費者的真實需求、符合船用燃料油行業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可以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倡議,加深我國與沿線國家的政經往來和金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