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信用債一級市場發行規模持續攀升。數據顯示,3月前兩個完整發行周的信用債發行規模分別為3321.37億元和4030.77億元,上周超4000億元的單周發行規模創2020年以來周發行量新高。不過,機構投資者的認購熱情卻正在消退。
通過追蹤春節后信用債一級市場的發行情況,招商證券固收團隊認為,經歷了近4周的“搶券”后,上周信用債迎來一級市場申購的“降溫”。“降溫”主要體現在發行票面利率偏離先定認購上限幅度已經出現收窄跡象,新債配置熱情已經在邊際上出現下滑。
招商證券固收分析師李豫澤分析稱,機構投資者拿債熱情消退的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新債發行井噴,缺資產狀態一定程度上得以緩解,機構拿債壓力緩釋;第二,機構做多高票息資產,導致信用債發行利率降至新低,難以抵擋其他市場的波動。
由于供需的聯動性,機構投資者認購熱情消退促使部分發行人擇期融資。數據顯示,3月以來(截至3月19日)推遲或發行失敗的信用債擬融資規模達到332.20億元,較2月75.15億元和1月200.40億元的規模顯著增加。
展望后市,李豫澤認為,4月之前新債供給有望繼續放量,但由于發行票面利率太低,認購情緒或難企及此前。如果接下來利率債市場持續調整,新債認購“退潮”將連帶二級市場加速止盈。不過,缺資產格局還在,二級市場換手率有望恢復至年前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