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修水重審一起收版面費發論文獲刑案 諸多爭議法律該如何認定

發布時間:2019-12-09 09:10:27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因“代理論文征稿,收版面費”,并將電子期刊印制成紙本郵寄給作者,維普論文檢測系統開發人蔡曉偉等7人被控非法經營罪。11月20日上午9時,該案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民法院開庭重審。

2018年12月14日,該案在修水縣人民法院一審宣判,7名被告人被判犯非法經營罪,獲刑四年六個月至一年不等。蔡曉偉被判刑四年六個月,處罰金450萬元;副總經理胡靜獲刑3年,處罰金450萬元。

因不服一審判決,蔡曉偉、胡靜等3人提出上訴。2019年6月18日,九江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裁定,認定原審判決存在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的情形,撤銷一審原判決,發回修水縣人民法院重審。

將電子期刊下載印制成紙本寄送給作者是否屬于“出版、發行”行為?“代理論文征稿,收版面費”是否構成非法經營罪?在持續3天的重審中,控辯雙方圍繞這些問題激烈爭辯。

由一起詐騙案牽出的非法經營案

蔡曉偉等7人被控非法經營,起因于一起詐騙案。

2017年2月8日,修水縣竹坪派出所民警接到該縣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局移送的郭周文涉嫌假冒《中國寄生蟲與寄生蟲病雜志社》等國家期刊編輯征稿詐騙的線索,經初步取證認定,郭周文涉嫌非法收入5.8萬余元。

幾年前,修水縣人郭周文在杭口鎮設立工作室,并開了名為“啟博編輯部”和“優創文章服務”的淘寶店,主營業務為論文指導和修改。沒有編輯從業資格的郭周文在“志趣網”“啟匯網”等網站打廣告,冒用“疑難病雜志”“醫學期刊”等期刊編輯的身份征稿,從中獲利。

2016年上半年,郭周文得知大學同學鐘慧在班級微信群發征稿廣告,鐘慧自稱是重慶維普資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普公司”)旗下《醫藥衛生》編輯部的主編。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間,郭周文通過QQ給鐘慧發送了戴某、王某等9名作者的11篇論文,在鐘慧向郭周文出具了11篇《錄用通知書》后,郭周文分4次共支付鐘慧“版面費”2200元。最終,這11篇論文分別發表在維普公司旗下《教育》《醫藥衛生》《過程技術》等期刊上,郭周文共收取買家1.2萬余元。

2016年起,河北一家國家級醫學期刊編輯部經常接到論文作者來電詢問“已收到用稿通知,何時才能發稿”。發現有人冒名該雜志后,編輯部將郭周文發布的冒牌廣告舉報至原國家衛計委。此線索隨后被移交到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

2017年2月9日,修水縣公安局立案偵查。第二天,郭周文投案自首。兩個月后,修水警方在重慶市將鐘慧抓獲。

當地警方通報稱,以郭周文、鐘慧涉案假冒期刊為突破口,查獲一條假冒學術期刊“編輯、出版、印刷、發行”黑色產業鏈,分別在江西、重慶、北京、河北抓獲8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查證涉案非法經營金額1.2億余元,搗毀假冒學術期刊非法窩點3處。

2018年6月15日,修水縣人民檢察院以非法經營罪對蔡曉偉、胡靜、鐘慧等7人提起公訴。同年12月14日,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民法院一審作出前述判決。

將電子期刊下載印制成紙本寄送給作者,是否構成“出版、發行”

蔡曉偉和胡靜憑技術入股維普公司子公司重慶泛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泛語公司”),維普公司將名下40種連續型電子期刊和維普論文檢測業務劃歸泛語公司經營,將編輯部設在泛語公司。

據胡靜供述,蔡曉偉曾告訴他,維普公司除了論文檢測業務外還有關于期刊的相關業務,“現在很多人評職稱需要發論文,這一塊市場很大”。其后,蔡、胡等人就以其經營的“吉考公司”名義承包了維普名下九類電子期刊的宣傳、征稿工作。

將電子期刊印制成紙本寄送給作者的行為是否構成“出版、發行”,成為此案控辯雙方爭議的焦點。

修水縣人民檢察院認為,蔡曉偉等人與維普公司簽訂協議的刊物屬于電子出版物,根據《電子出版物管理規定》,電子出版物只能以固定物理形態的磁、光、電等介質呈現,如光盤、磁盤、電路卡等,而被告人卻將收錄上網的論文文檔導出編印成紙質期刊郵寄給論文作者,其行為混淆了電子出版物與其他出版物的界限,符合《出版管理條例》中“擅自從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發行業務”的情形。

“電子期刊紙質化不能稱之為‘出版’,點對點贈送也不能稱之為‘發行’。”蔡曉偉的辯護律師王萬瓊在法庭上為其作無罪辯護,“電子期刊紙質化,是應部分作者需求寄送數量極其有限的紙本,并不另外收費,目的不是為了公開發行,只是給部分作者評職稱等提供便利。”

公訴人反駁說:“免費贈送的前提是被告人對作者提出了版面費的要求,在發表文章的過程中對方已經將相關費用提供給蔡曉偉等人,這肯定不是免費,且一對一不僅是作者個人能看到,包括評審在內的其他人也能看到,將期刊印刷后,就已經流通了,任何人都可以傳閱。”

非法經營罪之爭:收取版面費不合理但不違法?

此次重審,控辯雙方圍繞“代理論文征稿收版面費行為是否構成非法經營罪”問題展開辯論。

公訴人稱,蔡曉偉等人擅自出版印刷,收取版面費,獲取的非法經營數額巨大,其行為構成非法經營罪,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

蔡曉偉等人不認可該指控,“國內外學術期刊普遍存在收取版面費的現象,該現象或許存在不合理,但不違法”。

在王萬瓊看來,維普公司有出版的合法資質,吉考公司有維普公司的合法授權,征得的稿件依法出版在維普官網上,應部分作者要求贈送不超過兩本的紙本,整個過程并沒有“非法經營”之處。

隨著辦刊成本增加,為了解決經費短缺的問題,收取版面費成為一些學術期刊“以刊養刊”的重要途徑。在當下學術、職稱評價體制的作用下,發表論文已成為一種數量龐大的剛需,相比之下,期刊版面有限,長此以往,便形成了期刊的賣方市場。隨之而來的是部分期刊將版面費作為創收手段,追逐經濟利益,導致論文買賣、有償發表和內容粗制濫造等一系列問題。

對此,相關出版管理部門有明確規定:2001年修訂的《出版管理條例》、2005年頒布的《期刊出版管理規定》中都明確,期刊出版單位不得出賣、出租、轉讓版面。2016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優化學術環境的指導意見》,規定不準利用中介機構或其他第三方代寫或變相代寫論文,或通過金錢交易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

胡靜表示,其與蔡曉偉合作經營維普公司名下各類連續型電子期刊的獲利方式為:收取各“編輯部”每篇論文的平臺使用費15元,排版費10元,印刷費10元及每個版面130元~160元的版面費。

“從最初的小打小鬧,到之后的集體經營,涉及100多人,遍布全國10余個省份,涉案金額達到了5000余萬元,本案給學術領域求真務實的作風帶來負面影響。國家直接或間接打擊非法出版物的任務一直沒有變過。”公訴人稱。

本案諸多爭議法律如何認定,法庭將擇期宣判。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陳卓瓊 來源:中國青年報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經濟新聞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