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11”,如何關愛“快遞小哥”

發布時間:2019-11-11 10:55:10  |  來源:中國青年報  

“雙11”來臨,全國210萬名一線快遞員進入了最繁忙的“黃金周”。據國家郵政局推算,今年的“雙11”效應將持續至11月18日,全行業處理快件業務量將達到28億件。

今年“雙11”,全國總工會將拿出70萬元,用于慰問辛苦奔忙的一線快遞員。“快遞小哥”也收到了不少大禮包,比如在北京,“快遞小哥”也可以評職稱了。

近日,為暢通快遞從業人員的職業發展通道,北京市創新舉措,增設快遞工程評審專業,設置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和正高級工程師5個層級。同時,打通快遞業高技能人才與快遞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快遞員將獲得更多晉升機會和更大職業發展空間。

今年7月,江蘇也在職稱序列中首次增設快遞工程專業。蘇州22名“快遞小哥”及管理人員獲評該專業首批技術職稱。

“評職稱對我們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兒。我一直堅持繼續深造,去年報了成人本科考試,如果能評職稱,我相信對于增加快遞行業的社會認同感、職業自豪感特別有益。”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市分公司攬投員郭楠說。

北京順豐速運有限公司陶然北岸分部虎坊路點部石頭胡同網點的收派員齊南南也說:“希望通過終身學習,讓自己的一技之長更拿得出手。”

據中國國防郵電工會副主席黃敬平介紹,我國快遞業務增速連續5年穩居世界第一,如今的快遞業早已不是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支撐起這一產業規模的,除了活躍在“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員,還有身處無人機設計、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前沿崗位的技術人才。

黃敬平表示,當智慧物流成為行業發展趨勢,將快遞業納入職稱序列,不僅為從業人員提供更明確的晉升通道,還有助于實現整個行業更科學規范地運行與發展。

除了職業規劃,快遞從業人員也需要獲得權益保障。黃敬平介紹說,快遞業組織經營的形式、勞動用工、利益分配不同于其他傳統產業,目前一線快遞職工勞動合同簽訂率不高,當發生勞動糾紛時,勞動仲裁存在困難,涉及快遞職工利益方面的法規文件尚在起草和制定中。在以往的調研中,快遞員勞動得不到社會的尊重和理解、惡意投訴多、非法傷害時有發生,這是廣大一線快遞員心中的痛。

黃敬平表示,“評職稱、受慰問”僅僅是第一步,關鍵要實打實對應職業前景和福利保障。有關部門的政策架構只是一個引導,未來還需要多方面共同發力,拿出更為詳細的配套方案。

今年,不論是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慰問、成為總書記新年獻詞中“被牽掛的人”,還是加入今年國慶的群眾游行方陣,“快遞小哥”的職業獲得感和自豪感都在逐漸提升。

“記得第一年趕上‘雙11’,我忙得想放棄了?,F在送快件時,有的大爺大媽夏天會給我拿瓶冰鎮飲料,冬天遞點熱水。這些點滴的關懷和溫暖,讓我更認同這個工作了。”齊南南說。

中國青年網記者 楊月 張瑞玲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經濟新聞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