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番茄“住”得好,“喝”得也不錯 “透明工廠”里“紅果果”有兒時味道

發布時間:2022-12-07 16:05:41  |  來源:榕城網  

10月28日,位于甘孜州爐霍縣蝦拉沱鎮的爐霍縣高原現代農業產業園,400多個溫室大棚猶如一排排“透明工廠”,紅黃錯落的番茄掛在枝頭,工人們置身綠色藤蔓組成的“番茄森林”中,忙著采摘顏色紅潤、果實成熟的番茄。

“這里產出的番茄,保證口感好。”成都市錦江區對口幫扶爐霍縣的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隊員鄭孝恒說,產業園是在錦江區的支援和幫助下發展起來的。為啥說這里的番茄口感不會讓人失望?記者在產業園B區的一間智能大棚內,探尋讓番茄具有“兒時味道”的秘訣。

高原上的番茄為啥不怕凍?

番茄的“房屋”,能自己控制溫度和濕度

爐霍縣地處川西高原,平均海拔在3800米以上,年均光照2600小時以上,晝夜溫差大。深秋時節,爐霍縣白天的最高氣溫只有十二三攝氏度。按說,這樣的氣候條件,對番茄非常“不友好”。但是在產業園B區大棚內,記者有了不同的認識。

這里溫暖如春。記者看了一眼溫度計,大棚內溫度在20攝氏度左右,一年四季不斷產出高原小番茄、霍爾大番茄等瓜果蔬菜。

“我們給番茄生長創造了適宜的條件,可以做到全年不斷供,品質更是能保證。”指了指這個長60米、寬12米、高4.5米的大棚,四川圣潔康源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銷售經理葉啟銀說,秘訣就在這件“科技外衣”里。

首先看“科技外衣”的內層——大棚塑料薄膜。葉啟銀介紹,大棚采用具有消霧防滴、減弱紫外線、抗吸灰特點的吸光膜,可防止番茄因棚頂滴水和紫外線輻射而生病。

番茄適合在15—30攝氏度的溫度區間內生長,但爐霍縣冬季最低氣溫可達零下十六七攝氏度,如果沒有良好的保溫措施,番茄根本無法生存。想要番茄在高原的寒冬正常生長,少不了這件“科技外衣”的另一層——“保溫被”,其厚度達7厘米,可細分為棉花、毛氈、防雨層等6層。“如果說塑料薄膜是‘內衣’的話,那么‘保溫被’就是番茄的‘棉襖’了!”葉啟銀笑著說。

“大棚還能自己控制溫度、濕度,并根據系統參數自動調節出最適宜番茄生長的條件。”

經常跑園區的鄭孝恒對智能大棚里的溫濕控制系統和水肥一體化系統十分熟悉。朝著鄭孝恒手指的一塊液晶顯示屏看過去,上面實時顯示著大棚內的溫度、濕度和光照等指標。

除了“住”得好,園區內的番茄“喝”得也不錯。“我們灌溉用水都是取用地下100米的深層清潔水源,是無污染高原礦泉水。”葉啟銀介紹,在大棚內,通過一張密密麻麻的滴灌水網,可根據番茄不同生長階段,利用水肥一體化系統及時精準沖施有機肥。

為保證番茄的口感,生產線最后一環——采摘,同樣重要。目前,園區是三天采摘一次,不求高產,只有成熟的番茄才能被選中摘下并及時銷往市場。

說話間,與記者同行的錦江區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隊員、掛職爐霍縣發展改革局副局長的向楊彎腰摘下一顆成熟的番茄,在外套上蹭了蹭直接放入口中,“紅瓤沙甜,綿綿軟軟,好吃!”

為何“紅果果”成了“金果果”?

番茄的“銷路”,外省的訂單多起來

姚富康是爐霍縣蝦拉沱鎮蝦拉沱村村民,自產業園B區投產后,他就在園區內工作,負責一些日常的田間管理和設備維修。

在姚富康和鄉親們看來,番茄種植不僅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改變,也給當地經濟發展帶來了穩定的產業支撐。

“過去,這里都是種點青稞和土豆,除去成本,一年賺不了多少錢。”盡管姚富康家有20多畝土地,但由于過去種植沒有技術,產量和產值都很低,收入沒有保障?,F在他和妻子都在園區內打工,再加上自家土地的流轉費,全家年收入近10萬元。

爐霍縣高原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設和運營,給當地農牧民帶去了實實在在的增收和就業機會,番茄已成為當地產業騰飛、助農增收的“金果果”。

“銷路完全不愁!”葉啟銀這兩天正忙著把采摘下來的番茄送往成都市場,終端價格每公斤可賣到約15元,且供不應求。隨著產量提升,廣東、浙江等外省的訂單也多了起來,一顆顆番茄正飛向更遠、更廣闊的市場。

爐霍縣高原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占地5000畝,分為ABC三個區。其中,A區為“飛地+眾籌”產業園,也是在錦江區的對口幫扶下建設的。爐霍縣創新采用“土地集中,各村飛地,龍頭經營,入股分紅”的模式,建成蔬菜大棚300個,主產高原小番茄,已累計分紅3108萬元,幫助10019名村民年人均增收800余元。

B區計劃分三期建設智能蔬菜大棚560個,目前已部分建成投產。C區為標準化露地蔬菜種植區,面積2000畝,未來在種植油菜和露天蔬菜的同時,建設菜籽油加工廠、冷鏈倉儲庫、農技病蟲害防治中心和科技服務中心,為全縣農業生產提供農技、農機、專家輔導等保障服務。

錦江區對口支援工作隊領隊、爐霍縣副縣長胡軍介紹,爐霍縣高原現代農業產業園目前已納入甘孜州三大流域六個現代農業產業帶規劃,目前正在申報省級農業產業園,待園區全部建成后,將成為甘孜北路蔬菜保供基地。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